• 关于敬意的成语 (13个)

    1

    诚心

    成语拼音:
    chéng xīn jìng yì
    成语解释:
    诚:真心实。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心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2

    令人起

    成语拼音:
    lìng rén qǐ jìng
    成语解释:
    使人产生
    成语出处:
    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
    3

    无文

    成语拼音:
    zhì jìng wú wén
    成语解释:
    :极高的;文:文饰,虚伪无用的举动。最高的是不用文饰的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器》:“至无文,父党无容。”
    4

    拜手稽首

    成语拼音:
    bài shǒu qǐ shǒu
    成语解释:
    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
    成语出处:
    《尚书·益稷》:“皋陶拜手稽首。”
    5

    礼士亲贤

    成语拼音:
    lǐ shì qīn xián
    成语解释:
    礼:表示。尊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6

    礼贤远佞

    成语拼音:
    lǐ xián yuǎn nìng
    成语解释:
    礼:表示;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7

    萧曹避席

    成语拼音:
    xiāo cáo bì xí
    成语解释:
    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8

    顿首再拜

    成语拼音:
    dùn shǒu zài bài
    成语解释: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的客套语。
    成语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9

    额手加礼

    成语拼音:
    é shǒu jiā lǐ
    成语解释:
    表示
    成语出处:
    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10

    拱手让人

    成语拼音:
    gǒng shǒu ràng rén
    成语解释: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11

    拱手听命

    成语拼音: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成语出处:
    《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12

    礼贤接士

    成语拼音:
    lǐ xián jiē shì
    成语解释:
    礼:表示;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13

    朝参暮礼

    成语拼音:
    zhāo cān mù lǐ
    成语解释:
    参:参拜;礼:表。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女姑姑》楔子:“贫僧远离贪嗔痴恶,朝参暮礼,上报四重恩,下资三涂苦,唯愿大众檀那早登彼岸。”
    * 关于敬意的成语 形容敬意的成语 描述敬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