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整顿的成语 (18个)

    1

    纲振纪

    成语拼音:
    dùn gāng zhèn jì
    成语解释:
    朝纲,重振法纪。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纲振纪。”胡三省注:“,谓。”
    2

    乾坤

    成语拼音:
    zhěng dùn qián kūn
    成语解释:
    乾坤:指天地、阴阳等。指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变为安定
    成语出处:
    唐·杜甫《洗兵马》诗:“二三豪俊为时出,乾坤济时了。”
    3

    军饬武

    成语拼音:
    zhěng jūn chì wǔ
    成语解释:
    军队,治理武备
    成语出处:
    章裕昆《武昌首义纪实》:“清廷鉴于甲午之败,认为非军饬武,不足以图存,乃于光绪乙未(1895年),命温台处道袁世凯督练新军。”
    4

    军经武

    成语拼音:
    zhěng jūn jīng wǔ
    成语解释:
    经:治理。军队,经营武备。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军而经武乎!”
    5

    旗鼓

    成语拼音:
    chóng zhěng qí gǔ
    成语解释:
    重:重战;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成语出处:
    宋 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枪旗,再装甲胄。”
    6

    甲缮兵

    成语拼音:
    zhěng jiǎ shàn bīng
    成语解释:
    甲胄,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
    成语出处:
    《宋书·何承天传》:“斥候之郊,非耕牧之所;转战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甲缮兵,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保民全境,不出此途。”
    7

    不可收拾

    成语拼音:
    bù kě shōu shí
    成语解释:
    收拾:理。原意是没法归类;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8

    不堪收拾

    成语拼音:
    bù kān shōu shí
    成语解释:
    堪:可;收拾:理,。无法
    成语出处: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
    9

    重张旗鼓

    成语拼音:
    chóng zhāng qí gǔ
    成语解释: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10

    正本清源

    成语拼音: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成语解释:
    正本:从根本上;清源:从起源上理。指从根本上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11

    拨乱反正

    成语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成语出处: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12

    拨乱返正

    成语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出处:
    宋·李纲《上皇帝封事》:“拨乱返正,以图中兴。”
    13

    端本澄源

    成语拼音: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成语解释: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清理。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
    14

    端本正源

    成语拼音: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成语解释: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清理。
    成语出处: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15

    返正拨乱

    成语拼音:
    fǎn zhèng bō luàn
    成语解释:
    返: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出处:
    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返正拨乱之主,君臣父子之别;弈叶文武之雄,注意生灵之切。”
    16

    明罚敕法

    成语拼音:
    míng fá chì fǎ
    成语解释:
    罚:刑罚;敕:饬。严明刑罚,法度。
    成语出处:
    《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17

    清源正本

    成语拼音: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成语解释:
    谓从根本上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文史知识》:“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需要客观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
    18

    正本溯源

    成语拼音:
    zhèng běn sù yuán
    成语解释:
    正本:从根本上;溯:寻找。从根本上和寻找原因
    成语出处:
    清·戴震《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 关于整顿的成语 形容整顿的成语 描述整顿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