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文字的成语 (122个)

    41

    断圭碎璧

    成语拼音:
    duàn guī suì bì
    成语解释:
    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
    成语出处: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
    42

    渡河香象

    成语拼音:
    dù hé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
    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精辟透彻
    成语出处:
    《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43

    断缣零璧

    成语拼音:
    duàn jiān líng bì
    成语解释: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
    成语出处:
    叶景葵《〈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
    44

    浮笔浪墨

    成语拼音:
    fú bǐ làng mò
    成语解释:
    谓多余累赘的
    成语出处:
    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
    45

    发蒙振聩

    成语拼音:
    fā méng zhèn kuì
    成语解释: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唤醒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
    46

    疙里疙瘩

    成语拼音:
    gē lǐ gē dā
    成语解释:
    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成语出处: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47

    亥豕相望

    成语拼音:
    hài shǐ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
    讹错很多
    成语出处: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一》:“吴兴凌氏诸刻,急于成书射利,又悭于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48

    酣嬉淋漓

    成语拼音:
    hān xī lín lí
    成语解释:
    ①形容恣意嬉戏,至于极点。②指非常畅达。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释秘演集〉序》:“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49

    含英咀华

    成语拼音:
    hán yīng jǔ huá
    成语解释:
    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的精华;也比喻诗画等富有精华。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50

    简截了当

    成语拼音:
    jiǎn jié liǎo dàng
    成语解释:
    指语言、简明,清楚,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通俗化》:“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简截了当。”
    51

    警愦觉聋

    成语拼音:
    jǐng kuì jué lóng
    成语解释: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52

    诘屈聱牙

    成语拼音:
    jié qū áo yá
    成语解释:
    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53

    结绳而治

    成语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原指上古没有,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54

    金声掷地

    成语拼音:
    jīn shēng zhì dì
    成语解释:
    谓掷地作金石之声。形容语言铿锵有力。
    成语出处: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55

    口碑载道

    成语拼音:
    kǒu bēi zài dào
    成语解释: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成语出处: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56

    口传心授

    成语拼音:
    kǒu chuán xīn shòu
    成语解释:
    心授:不立;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成语出处: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57

    口诛笔伐

    成语拼音:
    kǒu zhū bǐ fá
    成语解释: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伐:征讨。用言语和揭露或批判罪行。
    成语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58

    驴鸣犬吠

    成语拼音:
    lǘ míng quǎn fèi
    成语解释:
    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言语拙劣。
    成语出处:
    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59

    联篇累牍

    成语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成语解释:
    形容冗长而繁琐
    成语出处:
    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 丽品》:“友人周海庐与之昵,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牍。”
    60

    鲁鱼帝虎

    成语拼音:
    lǔ yú dì hǔ
    成语解释:
    传抄错误。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 关于文字的成语 形容文字的成语 描述文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