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方法的成语 (126个)

    101

    无为之治

    成语拼音:
    wú wéi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102

    消极怠工

    成语拼音:
    xiāo jí dài gōng
    成语解释:
    指用消极的不认真工作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103

    运筹帷幄

    成语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成语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策略。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104

    眼观鼻,鼻观心

    成语拼音:
    yǎn guān bí,bí guān xīn
    成语解释:
    古代静坐集中注意力的。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105

    以火救火

    成语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
    成语解释: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06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成语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yǐ shuǐ jiù shuǐ
    成语解释:
    用火来救火灾,用水来救水灾。比喻工作不对头,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其势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07

    以酒解酲

    成语拼音:
    yǐ jiǔ jiě chéng
    成语解释: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救急。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108

    以煎止燔

    成语拼音:
    yǐ jiān zhǐ fán
    成语解释:
    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109

    异路同归

    成语拼音:
    yì lù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110

    缘木求鱼

    成语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成语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不对;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11

    养生之道

    成语拼音:
    yǎng shēng zhī dào
    成语解释:
    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
    成语出处:
    《庄子 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唐 成玄英疏:“遂悟养生之道也。”
    112

    异途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113

    异涂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114

    以汤止沸

    成语拼音:
    yǐ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115

    言语道断

    成语拼音:
    yán yǔ dào duàn
    成语解释: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116

    止谤莫如自修

    成语拼音:
    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成语解释: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是修身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117

    止谤莫若自修

    成语拼音: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
    成语解释: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是修身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118

    纵风止燎

    成语拼音:
    zòng fēng zhǐ liáo
    成语解释:
    用鼓风的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成语出处:
    隋 王通《中说 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119

    做刚做柔

    成语拼音:
    zuò gāng zuò róu
    成语解释:
    指用各种进行劝说。
    成语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又第四三回:“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的解劝。”
    120

    主观主义

    成语拼音:
    zhǔ guān zhǔ yì
    成语解释:
    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
    成语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 关于方法的成语 形容方法的成语 描述方法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