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无无的成语 (1373个)

    361

    太平

    成语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成语解释:
    谓太平盛世并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362

    贪求

    成语拼音:
    tān qiú wú yàn
    成语解释:
    贪图利益,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艺。”
    363

    贪求

    成语拼音:
    tān qiú wú yǐ
    成语解释:
    见“贪求厌”。
    成语出处:
    明·瞿佑《剪灯新话·唐义士传》:“迩杨总统,势焰薰赫,贪求已。”
    364

    共有

    成语拼音:
    tōng wú gòng yǒu
    成语解释:
    见“通共有”。
    成语出处:
    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通共有。”
    365

    绝人之路

    成语拼音: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
    成语解释:
    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成语出处:
    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366

    完肤

    成语拼音:
    tǐ wú wán fū
    成语解释: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完肤。”
    367

    贪猥

    成语拼音:
    tān wěi wú yàn
    成语解释:
    同“贪得厌”。
    成语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夏文荣》:“又苏州嘉兴令杨廷玉,则天之表侄也,贪猥厌。”
    368

    天下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双。”
    369

    边风月

    成语拼音:
    wú biān fēng yuè
    成语解释:
    边: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限的美好风景。
    成语出处:
    元 方回《送周府尹》:“几许烟云藜杖外,边风月锦囊中。”
    370

    万般

    成语拼音:
    wàn bān wú nài
    成语解释:
    万般:极其,非常。实在可奈何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2回:“耘轩万般奈,只得写‘杯水候叙’贴儿,把娄程二位请到家中。”
    371

    耻之尤

    成语拼音:
    wú chǐ zhī yóu
    成语解释:
    尤:特别突出的。耻之中最耻的。
    成语出处:
    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耻之尤者也。”
    372

    地可容

    成语拼音:
    wú dì kě róng
    成语解释:
    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李纨正要劝解,丫头来说,太太来了。袭人等此时地可容,宝玉等赶忙出来迎接。”
    373

    独有偶

    成语拼音:
    wú dú yǒu ǒu
    成语解释:
    独:一个。偶:一对。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成语出处:
    清 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独有偶。”
    374

    动于中

    成语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解释: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有,漠然所动于其中也。”
    375

    动于衷

    成语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解释: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感触;漠然置之。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动于衷者。”
    376

    地自容

    成语拼音:
    wú dì zì róng
    成语解释: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377

    缚鸡之力

    成语拼音: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缚: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成语出处:
    元·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378

    风起浪

    成语拼音:
    wú fēng qǐ làng
    成语解释:
    比喻平白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语出处:
    唐 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
    379

    成语拼音:
    wú fǎ wú tiān
    成语解释: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天的。”
    380

    风作浪

    成语拼音:
    wú fēng zuò làng
    成语解释:
    没有风却掀起了波浪。比喻平白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却于‘她’字没有讽过。答曰:那是译 She 的,并非风作浪。”
    * 关于无无的成语 形容无无的成语 描述无无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