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无无的成语 (1373个)

    481

    一望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biān
    成语解释:
    见“一望际”。
    成语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482

    一望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成语出处: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际。”
    483

    与物

    成语拼音:
    yǔ wù wú jìng
    成语解释:
    谓与世人所争竞。
    成语出处:
    《北史·薛辩传》:“湖少有节操,笃志于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竞,好以德义服人。”
    484

    有我

    成语拼音:
    yǒu wǒ wú rén
    成语解释:
    极言其自傲而轻视他人。
    成语出处: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二回:“[朱温]到了难星已过,依然趾高气扬,有我人。”
    485

    一望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yín
    成语解释: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成语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垠的原野。”
    486

    相通

    成语拼音:
    yǒu wú xiāng tōng
    成语解释:
    互通有,互相接济。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487

    音讯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xùn
    成语解释: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音信”。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488

    踪迹

    成语拼音:
    yǎo wú zōng jì
    成语解释:
    见“杳踪迹”。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489

    踪影

    成语拼音:
    yǎo wú zōng yǐng
    成语解释:
    同“杳踪迹”。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踪影。”
    490

    疑行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
    成语解释:
    疑:怀疑,犹豫。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
    《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成,疑事功。”
    491

    言有尽而意

    成语拼音:
    yán yǒu jìn ér yì wú qióng
    成语解释:
    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穷。”
    492

    语言

    成语拼音:
    yǔ yán wú wèi
    成语解释:
    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味。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味者,皆子之志也。”
    493

    语言味,面目可憎

    成语拼音:
    yǔ yán wú wèi,miàn mù kě zēng
    成语解释:
    憎:厌恶。形容说话枯燥味,面貌使人厌恶
    成语出处:
    巴金《谈》:“她的确是一个‘语言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494

    有意

    成语拼音:
    yǒu yì wú yì
    成语解释: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意之间。”
    495

    言之文,行之不远

    成语拼音: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成语解释: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成语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文,行而不远。’”
    496

    有嘴

    成语拼音:
    yǒu zuǐ wú xīn
    成语解释:
    犹言有口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497

    言者罪,闻者足戒

    成语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
    《诗经 大序》:“言之者罪,闻之者足以戒。”
    498

    至小

    成语拼音:
    zhì dà wú nèi
    成语解释:
    至:极。小到极点,内余隙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外,谓之大一;至小内,谓之小一。”
    499

    至大

    成语拼音:
    zhì dà wú wài
    成语解释:
    至:极。大到极点,外以加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外,谓之大一;至小内,谓之小一。”
    500

    至高

    成语拼音:
    zhì gāo wú shàng
    成语解释: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上,至深下。”
    * 关于无无的成语 形容无无的成语 描述无无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