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是不是的成语 (227个)

    201

    异曲同工

    成语拼音:
    yì qǔ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
    异: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一样;但却同样的出色。也比喻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202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成语拼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
    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笔说·驷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及舌’也。”
    203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成语拼音:
    yī yán jì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
    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成语出处:
    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204

    哀鸿遍野

    成语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解释:
    哀鸿:鸿雁找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205

    百依百顺

    成语拼音:
    bǎi yī bǎi shùn
    成语解释: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非。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206

    残圭断璧

    成语拼音:
    cán guī duàn bì
    成语解释:
    残缺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很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宋 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207

    疮痍弥目

    成语拼音:
    chuāng yí mí mù
    成语解释:
    疮痍:创伤;弥:满。比喻触目皆天灾人祸,穷困流离,民聊生的景象
    成语出处:
    李大钊《大哀篇》:“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
    208

    独立王国

    成语拼音:
    dú lì wáng guó
    成语解释: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209

    斗筲之人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语解释: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容量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10

    叠嶂层峦

    成语拼音: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成语解释:
    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叠嶂层峦,点点苍苔铺翡翠。”
    211

    零打碎敲

    成语拼音:
    líng dǎ suì qiāo
    成语解释:
    指一项工作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
    成语出处:
    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212

    盲人摸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一;争论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213

    偏信则暗

    成语拼音:
    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能明辨非。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214

    穷通皆命

    成语拼音:
    qióng tōng jiē mìng
    成语解释:
    穷:得志;通:通达。得志和通达都命中注定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
    215

    诗礼发冢

    成语拼音:
    shī lǐ fā zhǒng
    成语解释:
    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心非、言行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216

    随声吠影

    成语拼音:
    suí shēng fèi yǐng
    成语解释:
    比喻一经他人唆使,便非曲直,对人大加攻击。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217

    诗书发冢

    成语拼音:
    shī shū fà zhǒng
    成语解释:
    比喻口心非、言行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218

    神通广大

    成语拼音:
    shén tōng guǎng dà
    成语解释:
    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能。
    成语出处: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219

    天下老鸹一般黑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多,到处都一样黑暗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220

    乌之雌雄

    成语拼音:
    wū zhī cí xióng
    成语解释:
    乌:乌鸦。乌鸦的雌雄难辨。比喻分善恶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 关于是不是的成语 形容是不是的成语 描述是不是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