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有没有的成语 (1457个)

    601

    六神无主

    成语拼音:
    liù shén wú zhǔ
    成语解释: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甚心肠去吃酒。”
    602

    聊胜于无

    成语拼音:
    liáo shèng yú wú
    成语解释:
    聊:稍稍;稍微。比完全稍微好一些。
    成语出处:
    晋 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603

    留尾巴

    成语拼音:
    liú wěi bā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干完,还问题
    成语出处:
    604

    禄无常家

    成语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
    成语解释:
    禄:福。指福禄不变的定数
    成语出处:
    晋·挚虞《门铭》:“禄无常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605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成语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成语解释:
    禄:福。指福禄不变的定数
    成语出处:
    晋·挚虞《门铭》:“禄无常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606

    了无惧色

    成语拼音:
    liǎo wū jǔ sè
    成语解释:
    惧:害怕;色:神色。一点害怕的神色。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戚颜色不变,了无惧色。”
    607

    累瓦结绳

    成语拼音:
    lěi wǎ jié s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用的言词。
    成语出处:
    《庄子·骈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词非乎?而杨墨是已。”
    608

    冷心冷面

    成语拼音:
    lěng xīn lěng miàn
    成语解释:
    态度冷淡,对人感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
    609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成语拼音: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人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610

    两袖清风

    成语拼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语解释: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现也指清贫;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成语出处: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611

    滥竽充数

    成语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本事的人冒充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时也表自谦。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612

    流言止于智者

    成语拼音: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成语解释:
    根据的话,传到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成语出处: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613

    临阵脱逃

    成语拼音:
    lín zhèn tuō táo
    成语解释: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胆量。
    成语出处: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614

    麻痹不仁

    成语拼音:
    má bì bù rén
    成语解释: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感觉
    成语出处:
    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615

    目不交睫

    成语拼音:
    mù bù jiāo jié
    成语解释: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616

    貌不惊人

    成语拼音:
    mào bù jīng rén
    成语解释:
    指相貌平常,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617

    莫不逾侈

    成语拼音:
    mò bù yú chǐ
    成语解释:
    莫:谁;逾:超越,引申为过度;侈:奢侈。谁不会过度奢侈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618

    茅茨不翦

    成语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成语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619

    马齿加长

    成语拼音:
    mǎ chǐ jiā zhǎng
    成语解释:
    马的牙齿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成就
    成语出处: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620

    马齿徒增

    成语拼音:
    mǎ chǐ tú zēng
    成语解释:
    马的牙齿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什么成就。
    成语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关于有没有的成语 形容有没有的成语 描述有没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