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死不死的成语 (175个)

    121

    置之地而后快

    成语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成语解释:
    得把人弄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成语出处:
    宋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被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地而后快。”
    122

    成语拼音:
    sǐ ér bù huǐ
    成语解释:
    悔:悔恨,懊悔。就是了也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成语出处:
    唐·赵蕤《反经·是非》:“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悔也。”
    123

    百足之虫,

    成语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成语解释: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致完全破产。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僵。’,如今虽说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同。”
    124

    成语拼音:
    bù gù sǐ huó
    成语解释:
    顾:顾惜,眷顾。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125

    成语拼音:
    sǐ ér bù jiāng
    成语解释:
    即使了也僵硬。形容坏势力等容易被清除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僵。’如今虽说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同。”
    126

    成语拼音:
    sǐ ér bù xiǔ
    成语解释:
    指身虽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朽,何谓也。’”
    127

    版版六十四

    成语拼音: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成语解释:
    形容做事板,知变通。
    成语出处:
    清 顾张思《土风录》第13卷:“古执活动,呵为‘版版六十四’。此钱居中语也。”
    128

    伏烧埋

    成语拼音:
    bù fú shāo mái
    成语解释: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伏罪或听劝解。
    成语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打,这顽皮改。”
    129

    见棺材掉泪

    成语拼音: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diào lèi
    成语解释:
    比喻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52章:“这家伙见棺材掉泪,到黄河心。”
    130

    见棺材下泪

    成语拼音: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
    成语解释:
    比喻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见棺材下泪,他必然妥。”
    131

    抱令守律

    成语拼音:
    bào lìng shǒu lǜ
    成语解释:
    守着律令,知变通。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
    132

    忘沟壑

    成语拼音:
    bù wàng gōu hè
    成语解释:
    沟壑:山沟。念念忘为正义而,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忘在沟壑,勇士忘丧其元。”赵歧注:“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无棺椁没沟壑而恨也。”
    133

    兵犹火也,戢自焚

    成语拼音:
    bīng yóu huǒ yě,bù jí zì fén
    成语解释:
    戢:停;焚:烧。战争就像玩火,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自己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134

    辞金蹈海

    成语拼音:
    cí jīn dǎo hǎi
    成语解释:
    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以“辞金蹈海”比喻慕富贵,慷慨有
    成语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135

    草木俱朽

    成语拼音:
    cǎo mù jù xiǔ
    成语解释:
    象草木一样去,世人并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成语出处: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136

    代马望北

    成语拼音:
    dài mǎ wàng běi
    成语解释: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愿老他乡。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肖之所同也。……代马望北,狐首丘,边民谨顿,尢恶内留。”
    137

    分香卖履

    成语拼音:
    fēn xiāng mài lǚ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人临念念忘妻儿。
    成语出处:
    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138

    肝脑涂地

    成语拼音:
    gān nǎo tú dì
    成语解释:
    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惜。涂: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可胜数。”
    139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成语拼音: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wù zhuī
    成语解释:
    掩:乘人备进行袭击。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反击,以免测的牺牲。
    成语出处:
    《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140

    家破人亡

    成语拼音:
    jiā pò rén wáng
    成语解释:
    家园被毁;亲人亡。形容家庭惨遭幸。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 关于死不死的成语 形容死不死的成语 描述死不死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