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母子的成语 (12个)

    1

    分形同气

    成语拼音:
    fēn xíng tóng qì
    成语解释:
    形容父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之于也,之于父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2

    施衿结褵

    成语拼音:
    shī jīn jié lí
    成语解释:
    本指古代女出嫁,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女的教训。
    成语出处:
    语出《诗 豳风 东山》:“之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 士昏礼》:“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3

    扼臂啮指

    成语拼音:
    è bì niè zhǐ
    成语解释: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心灵相互感应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左臂立痛,即驰至问:‘臂何故痛?’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4

    寝苫枕干

    成语拼音:
    qǐn shān zhěn gàn
    成语解释:
    谓古时父被人所杀,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夏问于孔曰:‘居父之仇如之何?’孔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5

    噬指弃薪

    成语拼音:
    shì zhǐ qì xīn
    成语解释:
    噬指:咬手指。指眷念的感情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磐传》:“顺少孤,养,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
    6

    承欢膝下

    成语拼音:
    chéng huān xī xià
    成语解释:
    承欢:旧指侍奉父;膝下:女幼时依于父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
    成语出处:
    《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曰严。”
    7

    门闾之望

    成语拼音:
    mén lǚ zhī wàng
    成语解释:
    指父女的想望。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8

    父慈

    成语拼音:
    fù cí zǐ xiào
    成语解释:
    父:指父女。父女慈爱,女对父孝顺。
    成语出处:
    《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9

    一龙九种

    成语拼音:
    yī lóng jiǔ zhǒng
    成语解释:
    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孙。比喻同一父女,有好坏不同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
    10

    爱非其道

    成语拼音:
    ài fēi qí dào
    成语解释: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女的溺爱
    成语出处: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11

    儿女之债

    成语拼音:
    ér nǚ zhī zhài
    成语解释:
    债:欠帐。父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成语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12

    左提右挈

    成语拼音:
    zuǒ tí yòu qiè
    成语解释:
    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女的照顾。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 关于母子的成语 形容母子的成语 描述母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