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695个)

    301

    兜肚连肠

    成语拼音:
    dōu dǔ lián cháng
    成语解释: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成语出处:
    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302

    大风之歌

    成语拼音:
    dà fēng zhī gē
    成语解释:
    指汉高祖的《大风歌》。英雄人的豪情壮志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奉和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303

    断梗流萍

    成语拼音:
    duàn gěng liú píng
    成语解释:
    梗:植的枝茎;萍:浮萍。像枯折的枝茎,漂流的浮萍一样。生活飘泊不定
    成语出处:
    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流萍暂相亲。”
    304

    调虎离窠

    成语拼音:
    diào hǔ lí kē
    成语解释:
    调:调动,引诱;窠:动的巢穴。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
    305

    垫脚石

    成语拼音:
    diàn jiǎo shí
    成语解释: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
    梁实秋《谈考试》:“冒冒然去应试,只是凑热闹,劳民伤财,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
    306

    稻粱谋

    成语拼音:
    dào liáng móu
    成语解释:
    谋:谋求。禽鸟寻找食人谋求衣食
    成语出处:
    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307

    地平天成

    成语拼音:
    dì píng tiān chéng
    成语解释: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得以有成。后常一切安排妥帖。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308

    箪食豆羹

    成语拼音:
    dān shí dòu gēng
    成语解释:
    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小利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09

    毒蛇猛兽

    成语拼音:
    dú shé měng shòu
    成语解释: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贪暴者
    成语出处: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310

    冬箑夏裘

    成语拼音:
    dōng shà xià qiú
    成语解释:
    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之变为尘埃矣。”后因以“冬箑夏裘”不合时宜。
    成语出处:
    南朝·宋·鲍照:“伊冬箑而夏裘,无双功而并盛。”
    311

    地头蛇

    成语拼音:
    dì tóu shé
    成语解释: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312

    毒药苦口

    成语拼音:
    dú yào kǔ kǒu
    成语解释:
    毒药:攻毒的药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313

    睹影知竿

    成语拼音:
    dǔ yǐng zhī gān
    成语解释:
    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
    成语出处: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睹影知竿乃妙。”
    314

    鼎足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315

    风吹雨打

    成语拼音:
    fēng chuī yǔ dǎ
    成语解释: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侵蚀。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成语出处:
    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316

    风吹云散

    成语拼音:
    fēng chuí yún sàn
    成语解释:
    的消失、完结。
    成语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317

    风舂雨硙

    成语拼音:
    fēng chōng yǔ wèi
    成语解释:
    舂:用杵臼捣去谷的皮壳;硙:石磨,研磨谷将发生某种情况,事先出现的征兆
    成语出处: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郭《图赞》曰:‘小虫似蚋,风舂雨硙。’”
    318

    粪堆上长灵芝

    成语拼音:
    fèn duī shàng zhǎng líng zhī
    成语解释:
    灵芝:菌类植,古人以为吃了可以长生。在卑下的环境中产生出高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敢则是鸦窝里出凤凰,粪堆上长灵芝,这言语信有之。”
    319

    风发泉涌

    成语拼音:
    fēng fā quán yǒng
    成语解释: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多种力量或事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
    320

    富贵荣华

    成语拼音:
    fù guì róng huá
    成语解释:
    荣:植枝叶繁茂;华:草木开花。荣华:兴旺繁盛。地位显赫;昌盛兴旺。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