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695个)

    621

    逾淮为枳

    成语拼音:
    yú huái wéi zhǐ
    成语解释:
    逾:越过;枳:枸橘。指橘树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树。的状况随环境而改变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622

    逾淮之橘

    成语拼音:
    yú huái zhī jú
    成语解释: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后以“逾淮之橘”易地而变质的事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623

    异军特起

    成语拼音:
    yì jūn tè qǐ
    成语解释: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另一支军队引人注目的兴起。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事突然兴起。亦作“苍头起异军”、“异军突起”。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六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624

    一口不能著两匙

    成语拼音:
    yī kǒu bù néng zhuó liǎng chí
    成语解释:
    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贪多
    成语出处: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625

    一鳞半甲

    成语拼音:
    yī lín bàn jiǎ
    成语解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零星片段的事
    成语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626

    叶落归根

    成语拼音:
    yè luò guī gēn
    成语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总有一定的归宿。现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627

    叶落归秋

    成语拼音:
    yè luò guī qiū
    成语解释:
    树叶在秋天飘落。有一定归宿
    成语出处:
    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628

    沿流溯源

    成语拼音:
    yán liú sù yuán
    成语解释:
    沿:顺着。循着水流寻找源头。深究事的本末
    成语出处:
    《清史稿·骆嘉淦传》:“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乎此矣。”
    629

    一鳞一爪

    成语拼音:
    yī lín yī zhǎo
    成语解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零星片段的事
    成语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630

    雨露之恩

    成语拼音:
    yǔ lù zhī ēn
    成语解释:
    滋生万的雨露的恩情。恩泽、恩情。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631

    叶落知秋

    成语拼音:
    yè luò zhī qiū
    成语解释: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童华禅师法嗣》:“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632

    野马尘埃

    成语拼音:
    yě mǎ chén āi
    成语解释:
    野马:状如野马的云。云气灰尘。容易消失的事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
    633

    揠苗助长

    成语拼音:
    yà miáo zhù zhǎng
    成语解释: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违反事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634

    燕雀不知鸿鹄志

    成语拼音: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
    成语解释:
    鸿鹄:天鹅。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的志向
    成语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635

    蕴奇待价

    成语拼音:
    yùn qí dài jià
    成语解释:
    蕴:积聚,藏蓄。积聚珍奇的宝,等待适当的价钱。怀藏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
    成语出处:
    《梁书·武帝纪》:“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
    636

    月缺花残

    成语拼音:
    yuè quē huā cán
    成语解释:
    缺:少。美好的事遭到摧残。
    成语出处:
    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637

    源清流洁

    成语拼音:
    yuán qīng liú jié
    成语解释: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的因果关系。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638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成语拼音: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
    成语解释:
    在寻常的人或事中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639

    源清流清

    成语拼音:
    yuán qīng liú qīng
    成语解释: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因果相连,事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君道》:“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640

    异曲同工

    成语拼音:
    yì qǔ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
    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也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