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695个)

    121

    景星凤皇

    成语拼音: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成语解释: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美好的事或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122

    举重若轻

    成语拼音:
    jǔ zhòng ruò qīng
    成语解释:
    举起重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成语出处: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123

    葵藿倾阳

    成语拼音:
    kuí huò qīng yáng
    成语解释:
    葵:葵花。藿:豆类植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的叶子倾向太阳。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成语出处: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性固难夺。”
    124

    昆山片玉

    成语拼音:
    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许多美好事中突出的。
    成语出处: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25

    狼虫虎豹

    成语拼音:
    láng chóng hǔ bào
    成语解释:
    ①泛指凶猛的动。②恶人歹徒。
    成语出处: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
    126

    鲁殿灵光

    成语拼音:
    lú diàn líng guāng
    成语解释:
    灵光:汉代殿名。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
    柳亚子《六月一日初谒白石老人……》:“缶庐不作茫夫逝,鲁殿灵光白石翁。”
    127

    麟凤龟龙

    成语拼音:
    lín fèng guī lóng
    成语解释:
    此四种神灵动,象征吉兆。稀有珍贵的东西。也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128

    麟角凤毛

    成语拼音:
    lín jiǎo fèng máo
    成语解释:
    麟的角,凤的毛。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
    成语出处:
    元·王逢《奉寄兀颜子忠廉使》诗:“君侯素是骨鲠臣,麟角凤毛为世珍。”
    129

    鸾交凤友

    成语拼音:
    luán jiāo fèng yǒu
    成语解释:
    优秀人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
    130

    略见一斑

    成语拼音:
    lüè jiàn yī bān
    成语解释:
    略:大致;斑:斑纹。大致可以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从见到的一点可以推知事的全部。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131

    蠡酌管窥

    成语拼音:
    lǐ zhuó guǎn kuī
    成语解释:
    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见识浅薄,对事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成语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三卷:“蠡酌管窥,一至于此。”
    132

    麻痹大意

    成语拼音:
    má bì dà yì
    成语解释: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对事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成语出处: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133

    明察秋毫

    成语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极细微的事、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34

    民脂民膏

    成语拼音:
    mín zhī mín gāo
    成语解释:
    脂、膏:动植体内的油质。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质财富。
    成语出处:
    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135

    牛刀小试

    成语拼音:
    niú dāo xiǎo shì
    成语解释: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身上做试验。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成语出处:
    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136

    鸟迹虫丝

    成语拼音:
    niǎo jì chóng sī
    成语解释:
    极易消失的事
    成语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137

    蚍蜉撼树

    成语拼音:
    pí fú hàn shù
    成语解释: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38

    牝牡骊黄

    成语拼音:
    pìn mǔ lí huáng
    成语解释:
    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的表面现象。
    成语出处:
    宋 陈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独略其牝牡骊黄而友其人,关其休戚,悯其不自容于世。”
    139

    奇货可居

    成语拼音:
    qí huò kě jū
    成语解释:
    奇货:珍奇的货;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以备高价售出。凭借技艺或某种事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不韦列传》:“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140

    千里送鹅毛

    成语拼音: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成语解释:
    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成语出处:
    《路史》:“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