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毛毛毛的成语 (294个)

    121

    发丝粟

    成语拼音:
    máo fà sī sù
    成语解释: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122

    发之功

    成语拼音:
    máo fà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123

    举缕析

    成语拼音:
    máo jǔ lǚ xī
    成语解释:
    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成语出处:
    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124

    里拖毡

    成语拼音:
    máo lǐ tuō zhān
    成语解释:
    里拖毡行进困难。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里拖毡。”
    125

    大虫

    成语拼音:
    méi máo dà chóng
    成语解释:
    没有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大虫。”
    126

    胡子一把抓

    成语拼音: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成语解释: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127

    蝟磔

    成语拼音:
    mǎ máo wèi zhé
    成语解释:
    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128

    热火辣

    成语拼音:
    máo rè huǒ là
    成语解释:
    :粗率,急躁。形容十分焦急
    成语出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热火辣地发躁。”
    129

    马瘦

    成语拼音:
    mǎ shòu máo ch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长。”
    130

    遂自荐

    成语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成语解释:
    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131

    名纸生

    成语拼音:
    míng zhǐ shēng máo
    成语解释:
    名片纸磨得生了,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不为通。’”
    132

    细雨

    成语拼音:
    niú máo xì yǔ
    成语解释:
    指极细的小雨。
    成语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细雨送斜阳。”
    133

    骐骥一

    成语拼音:
    qí jì yī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
    成语出处:
    宋 黄伯思《记石经与今文不同》:“此石刻在洛阳,本在洛宫前御史台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若骐骥一,虬龙片甲。”
    134

    千里送鹅,礼轻情意重

    成语拼音: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成语解释: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成语出处: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135

    饮血

    成语拼音:
    rú máo yǐn xuè
    成语解释:
    茹:音如;吃。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连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
    136

    践土

    成语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
    成语解释:
    :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谁非君臣?”
    137

    七孔

    成语拼音:
    sān máo qī kǒng
    成语解释: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七孔”指心思,心机。
    成语出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138

    捣鬓

    成语拼音:
    tún máo dǎo bìn
    成语解释:
    扯头发,打耳光。形容凶悍。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他从问了出去,只到了大门外边,就要将人挦捣鬓,百般辱骂。”
    139

    剔刺

    成语拼音:
    tiāo máo tì cì
    成语解释:
    挑刺儿,挑剔
    成语出处:
    140

    泰山鸿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用之所趋异也。”
    * 关于毛毛毛的成语 形容毛毛毛的成语 描述毛毛毛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