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泛指的成语 (642个)

    181

    膏粱子弟

    成语拼音:
    gāo liáng zǐ dì
    成语解释:
    高粱:肥肉和细粮;精美食品。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成语出处:
    唐·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182

    冠袍带履

    成语拼音:
    guān páo dài lǚ
    成语解释: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随身的必须用品。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183

    顾曲周郎

    成语拼音:
    gù qǔ zhōu láng
    成语解释:
    周瑜业于音乐。后通音乐戏曲的人。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184

    规天矩地

    成语拼音:
    guī tiān jǔ dì
    成语解释: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效法天地。
    成语出处:
    《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185

    干啼湿哭

    成语拼音:
    gàn tí shī kū
    成语解释: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成语出处: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186

    古往今来

    成语拼音:
    gǔ wǎng jīn lái
    成语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187

    广文先生

    成语拼音:
    guǎng wén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成语出处:
    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早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188

    改姓易代

    成语拼音:
    gǎi xìng yì dài
    成语解释:
    谓朝代改换。政权更替。
    成语出处:
    《宋书·符瑞志上》:“岁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异也。”
    189

    姑射神人

    成语拼音:
    gū yè shén rén
    成语解释: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姑叶山的得到真人。后美貌女子。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190

    耕耘树艺

    成语拼音:
    gēng yún shù yì
    成语解释: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
    《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191

    甘旨肥浓

    成语拼音:
    gān zhǐ féi nóng
    成语解释:
    佳肴美味。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192

    虎豹豺狼

    成语拼音:
    hǔ bào chái láng
    成语解释:
    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似一会,渐渐沉下去了。”
    193

    虎豹狼虫

    成语拼音:
    hǔ bào láng chóng
    成语解释:
    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吓得磕头礼拜。”
    194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成语拼音:
    hǔ bān xiá qǐ,lín lài quán yùn
    成语解释:
    绮:美丽;籁:自然界的声响;韵:和谐悦耳的声音。老虎身上的花纹和美丽的彩霞;山林中的呼啸和泉水叮咚的声音。大自然的风景和声音
    成语出处: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
    195

    海错江瑶

    成语拼音:
    hǎi cuò jiāng yáo
    成语解释:
    海错:海味;江瑶:江河蚌类。珍馐美味
    成语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有海错江瑶玉液浆。”
    196

    酣畅淋漓

    成语拼音:
    hān chàng lín lí
    成语解释:
    酣畅:原喝酒或睡眠很充分;痛快;淋漓:饱满畅快的样子。非常畅快。也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的形象或表达感情很充分。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则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197

    鸿都买第

    成语拼音:
    hóng dōu mǎi dì
    成语解释: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修,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后以“鸿都买第”买官行贿。
    成语出处: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
    198

    红飞翠舞

    成语拼音:
    hóng fēi cuì wǔ
    成语解释:
    红、翠:服装的色彩,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199

    黄发台背

    成语拼音:
    huáng fā tái bèi
    成语解释:
    长寿的老人。后亦老年人。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成语出处:
    《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200

    黄发鲐背

    成语拼音:
    huáng fā tái bèi
    成语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老人。长寿老人,也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耈台背”、“鲐背苍耈”。
    成语出处: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 关于泛指的成语 形容泛指的成语 描述泛指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