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清楚的成语 (140个)

    101

    两叶掩目

    成语拼音:
    liǎng yè yǎn mù
    成语解释:
    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
    成语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
    102

    明辨是非

    成语拼音:
    míng b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103

    闷胡卢

    成语拼音:
    mèn hú lú
    成语解释:
    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或难以弄的事情
    成语出处:
    鲁迅《彷徨·肥皂》:“这是什么闷胡卢,没头没脑的。”
    104

    脉络贯通

    成语拼音:
    mài luò guàn tōng
    成语解释:
    脉络:人体内的经络。比喻事物前后连贯,条理
    成语出处:
    宋·朱熹《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
    105

    眇眇忽忽

    成语拼音:
    miǎo miǎo hū hū
    成语解释:
    眇眇:辽远;忽忽:印象模糊。隐隐约约,看不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106

    渺渺茫茫

    成语拼音: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成语解释:
    辽阔无际的样子,也指模糊不
    成语出处:
    明 刘基《六幺令》词:“追寻畴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107

    明若观火

    成语拼音:
    mí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象看火那样。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成语出处: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108

    千里犹面

    成语拼音:
    qiān lǐ yóu miàn
    成语解释:
    比喻传达事情确实。
    成语出处:
    《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109

    漆桶底脱

    成语拼音:
    qī tǒng dǐ tuō
    成语解释: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吕先生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110

    穷源竟委

    成语拼音:
    qióng yuán jìng wěi
    成语解释: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事情的始末。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111

    屈指可数

    成语拼音:
    qū zhǐ kě shǔ
    成语解释: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112

    入竟问禁

    成语拼音:
    rù jìng wèn jìn
    成语解释: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
    113

    若明若暗

    成语拼音:
    ruò míng ruò àn
    成语解释: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
    成语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114

    入门问讳

    成语拼音:
    rù mén wèn huì
    成语解释: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有什么忌讳。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115

    赏罚不明

    成语拼音:
    shǎng fá bù míng
    成语解释:
    赏罚不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116

    赏罚分明

    成语拼音:
    shǎng fá fēn míng
    成语解释: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毫不含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117

    赏罚分审

    成语拼音:
    shǎng fá fēn shěn
    成语解释:
    赏罚:奖赏和惩罚。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明白
    成语出处:
    《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赏罚分审,白黑著明。”
    118

    是是非非

    成语拼音:
    shì shì fēi fēi
    成语解释: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119

    头头是道

    成语拼音:
    tóu tóu shì dào
    成语解释: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成语出处:
    《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120

    微察秋毫

    成语拼音:
    wēi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 关于清楚的成语 形容清楚的成语 描述清楚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