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生活的成语 (605个)

    301

    粝食粗衣

    成语拼音:
    lì shí cū yī
    成语解释: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清苦。
    成语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奴供备粝食粗衣。”
    302

    露宿风餐

    成语拼音:
    lù sù fēng cān
    成语解释: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的辛苦。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303

    陋巷箪瓢

    成语拼音:
    lòu xiàng dān piáo
    成语解释: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极为穷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04

    乐业安居

    成语拼音:
    lè yè ān jū
    成语解释: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形容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305

    鹭约鸥盟

    成语拼音:
    lù yuē ōu méng
    成语解释:
    谓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
    成语出处:
    宋·高观国《青玉案》词:“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306

    聊以卒岁

    成语拼音:
    liáo yǐ zú suì
    成语解释:
    聊:姑且;勉强;卒:尽;终;岁:一年。姑且这样度过一年。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现用以形容的艰难。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307

    民不安枕

    成语拼音:
    mín bù ān zhěn
    成语解释:
    安:安稳。人民不能安心睡觉。形容极不稳定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43回:“被他这一闹,却闹得人心皇皇,民不安枕了。”
    308

    茅茨不翦

    成语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成语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309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语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成语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310

    暮爨朝舂

    成语拼音:
    mù cuàn cháo chōng
    成语解释: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清苦。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后平湖曲》:“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足。”
    311

    茅茨土阶

    成语拼音:
    máo cì tǔ jiē
    成语解释: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俭朴。
    成语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312

    卖儿贴妇

    成语拼音:
    mài ér tiē fù
    成语解释:
    指因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成语出处:
    《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313

    卖儿鬻女

    成语拼音:
    mài ér yù nǚ
    成语解释:
    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314

    麦饭豆羹

    成语拼音:
    mài fàn dòu gēng
    成语解释: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水平低下。
    成语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315

    暮鼓晨钟

    成语拼音:
    mù gǔ chén zhōng
    成语解释:
    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言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
    成语出处:
    南北朝 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316

    卖剑买牛

    成语拼音:
    mài jiàn mǎi niú
    成语解释:
    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形容改业归农;也形容离开战斗;从事产劳动。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317

    卖爵鬻子

    成语拼音:
    mài jué yù zǐ
    成语解释:
    鬻:卖。因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无蓄》:“岁恶不入,卖爵鬻子,既或闻耳矣。”
    318

    卖爵赘子

    成语拼音:
    mài jué zhuì zǐ
    成语解释:
    赘子:穷苦人家把孩子卖给富家做奴婢。因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319

    民力雕弊

    成语拼音:
    mín lì diāo bì
    成语解释:
    雕弊:困苦,衰败。社会经济衰败,人民困苦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当武帝之时,赋役烦众,民力雕弊。”
    320

    买米下锅

    成语拼音:
    mǎi mǐ xià guō
    成语解释: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贫困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 关于生活的成语 形容生活的成语 描述生活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