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生活的成语 (605个)

    481

    袭衣兼食

    成语拼音:
    xí yī jiān shí
    成语解释:
    袭: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富裕
    成语出处: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482

    鲜衣美食

    成语拼音:
    xiān yī měi shí
    成语解释:
    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优裕。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称此时虽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483

    屑榆为粥

    成语拼音:
    xiè yú wéi zhōu
    成语解释:
    屑:研成碎末。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指艰苦
    成语出处:
    《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484

    闲云野鹤

    成语拼音:
    xián yún yě hè
    成语解释: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的鹤。旧指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成语出处: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485

    象牙之塔

    成语拼音:
    xiàng yá zhī tǎ
    成语解释: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 关于知识阶级》:“现在比较安全一点的,还有一条路,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
    486

    心织笔耕

    成语拼音:
    xīn zhī bǐ gēng
    成语解释:
    比喻靠卖文
    成语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九卷:“《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
    487

    衣不蔽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bì tǐ
    成语解释: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488

    衣不布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bù tǐ
    成语解释:
    布:展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489

    衣不重帛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bó
    成语解释:
    帛:布帛。不穿多层衣服。形容俭朴
    成语出处:
    《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
    490

    衣不重采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语解释: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节俭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491

    衣不盖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gài tǐ
    成语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492

    饮冰茹檗

    成语拼音:
    yǐn bīng rú bò
    成语解释:
    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清苦。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493

    饮冰食檗

    成语拼音:
    yǐn bīng shí bò
    成语解释: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清苦,为人清白。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494

    饮冰食蘖

    成语拼音:
    yǐn bīng shí niè
    成语解释:
    “蘖”念bò。谓清苦,为人清白。语本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宋·王迈《岁晚偶题》诗:“饮冰食檗坐穷阎,旋觉星星上鬓髯。”亦作“饮冰茹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
    成语出处:
    语出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495

    衣帛食肉

    成语拼音:
    yī bó shí ròu
    成语解释:
    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富裕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96

    衣不曳地

    成语拼音:
    yī bù yè dì
    成语解释: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俭朴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497

    衣不遮身

    成语拼音:
    yī bù zhē shēn
    成语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498

    衣不遮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zhē tǐ
    成语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499

    仰承鼻息

    成语拼音:
    yǎng chéng bí xī
    成语解释: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500

    咬菜根

    成语拼音:
    yǎo cài gēn
    成语解释:
    能够吃菜根过日子。形容能忍受艰苦的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哉!”
    * 关于生活的成语 形容生活的成语 描述生活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