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生生的成语 (624个)

    341

    可畏

    成语拼音:
    hòu shēng kě wèi
    成语解释:
    :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42

    恶杀

    成语拼音:
    hào shēng wù shā
    成语解释:
    好:喜爱;恶:讨厌,憎恨。爱惜灵,不喜杀
    成语出处: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343

    萧墙

    成语拼音:
    huò shēng xiāo qiáng
    成语解释: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在内部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5回:“岂知祸萧墙,元旦灾来,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344

    小子

    成语拼音:
    hòu shēng xiǎo zǐ
    成语解释:
    指年轻晚辈
    成语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345

    之德

    成语拼音:
    hào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
    :爱惜灵。指有爱惜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之德,洽于民心。”
    346

    禾头

    成语拼音:
    hé tóu shēng ěr
    成语解释:
    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成语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耳。”
    347

    虎啸风

    成语拼音:
    hǔ xiào fēng shēng
    成语解释:
    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
    成语出处:
    《北史·张定和传论》:“虎啸风,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
    348

    几不欲

    成语拼音:
    jī bù yù shēng
    成语解释:
    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
    成语出处: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
    349

    荆棘丛

    成语拼音:
    jīng jí c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350

    借景

    成语拼音:
    jiè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351

    即景

    成语拼音:
    jí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
    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成语出处: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情,警拔深契。”
    352

    见景

    成语拼音: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成语出处:
    元 宫天挺《七里滩》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情,睹物伤怀。”
    353

    子儿

    成语拼音:
    jiā shēng zǐ ér
    成语解释:
    奴婢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我又比不得是这里的家子儿。”
    354

    巨学鸿

    成语拼音:
    jù xué h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巨:大;鸿:通“洪”,大;: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355

    钜学鸿

    成语拼音:
    jù xué h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汉 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356

    节用厚

    成语拼音:
    jié yòng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
    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
    成语出处:
    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保家之主。”
    357

    臼灶

    成语拼音:
    jiù zào shēng wā
    成语解释:
    灶没与水中,产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成语出处:
    《战国策·越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蛙,人马相食。”
    358

    枯木

    成语拼音:
    kū m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
    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花于已枯之木。”
    359

    枯杨

    成语拼音:
    kū yáng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
    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
    成语出处:
    《周易·大过》:“九五,枯杨华,老妇得其士夫。”
    360

    枯杨

    成语拼音:
    kū yáng shēng tí
    成语解释: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杨树又长出了芽。旧喻老人娶少妻。
    成语出处:
    《周易 大过》:“九二,枯杨稊,老夫得其女妻。”
    * 关于生生的成语 形容生生的成语 描述生生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