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礼教的成语 (22个)

    1

    纲常名

    成语拼音:
    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成语解释:
    纲常:三纲五常;名:封建。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
    清·名中人《好逑传》第17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纲常名之事大,故正色拒之。”
    2

    德言容功

    成语拼音:
    dé yán róng gōng
    成语解释:
    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成语出处:
    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3

    崩乐坏

    成语拼音:
    lǐ bēng yuè huài
    成语解释:
    指封建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成语出处:
    清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4

    人家

    成语拼音:
    shī lǐ rén jiā
    成语解释: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他是诗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过得日子。”
    5

    之家

    成语拼音:
    shī lǐ zhī jiā
    成语解释:
    诗:指《诗经》;:指《周祀》、《仪》、《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的人家。
    成语出处:
    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之家亦如此是耶!”
    6

    导德齐

    成语拼音:
    dǎo dé qí lǐ
    成语解释:
    指用道德诱导,用整顿,让百姓归服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7

    方外之士

    成语拼音:
    fāng wài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典。”
    8

    木强少文

    成语拼音:
    mù qiáng shǎo wén
    成语解释:
    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
    成语出处: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汉祖所任用者,上自萧何、曹参,其下至于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之徒,大抵木强少文,不识利害。”
    9

    男女授受不亲

    成语拼音:
    nán nǚ shòu shòu bù qīn
    成语解释: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也。”
    10

    全受全归

    成语拼音:
    quán shòu quán guī
    成语解释:
    封建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11

    授受不亲

    成语拼音:
    shòu shòu bù qīn
    成语解释:
    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也。’”
    12

    从一而终

    成语拼音:
    cóng yī ér zhōng
    成语解释: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
    成语出处: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13

    德言工貌

    成语拼音:
    dé yán gōng mào
    成语解释: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14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成语拼音: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成语解释:
    失节:原为封建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成语出处:
    《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15

    方外人

    成语拼音:
    fāng wài rén
    成语解释: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16

    方外之人

    成语拼音:
    fāng wài zhī rén
    成语解释: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17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成语拼音:
    jià jī suí jī,jià gǒu suí gǒu
    成语解释:
    封建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里个个都像你大姐做娘娘呢?”
    18

    君辱臣死

    成语拼音:
    jūn rǔ chén sǐ
    成语解释:
    封建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成语出处:
    《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19

    三从四德

    成语拼音:
    sān cóng sì dé
    成语解释: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
    成语出处: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20

    四德三从

    成语拼音:
    sì dé sān cóng
    成语解释: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指封建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
    * 关于礼教的成语 形容礼教的成语 描述礼教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