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精神的成语 (262个)

    101

    融气泰

    成语拼音:
    shén róng qì tai
    成语解释:
    融和气息通泰。
    成语出处:
    金·王若虚《四醉图赞》:“漠乎其如忘其声,茫乎其如忘其形,融气泰,无欲而无营,渺乎其如物之莫撄也。”
    102

    完气足

    成语拼音:
    shén wán qì zú
    成语解释:
    饱满,气息充足。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文字不相上下,完气足,俱是作家。”
    103

    郁气悴

    成语拼音:
    shén yù qì cuì
    成语解释:
    郁结劳悴。
    成语出处:
    清·薛福成《选举论下》:“厥后果迭充主考、学政,终以郁气悴得疾遽殒。”
    104

    怡心醉

    成语拼音:
    shén yí xīn zuì
    成语解释:
    怡:安适愉快。愉快,内心陶醉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听到后边,一回儿像尽是歌声,一回儿像尽是笛声,真听得怡心醉。”
    105

    投袂而起

    成语拼音:
    tóu mèi ér qǐ
    成语解释: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态。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106

    腾云驾雾

    成语拼音:
    téng yún jià wù
    成语解释:
    话描写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107

    形具

    成语拼音:
    xíng jù shén shēng
    成语解释:
    形:形体;。人的形体具备,随之产生。
    成语出处:
    《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
    108

    心旷

    成语拼音:
    xīn kuàng shén yí
    成语解释:
    心境开阔;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成语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9

    不全

    成语拼音:
    xíng shén bù quán
    成语解释:
    形:形体;。形象和不能保全。泛指形象不完美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不全。”
    110

    流志

    成语拼音:
    xiāo shén liú zhì
    成语解释:
    消耗,丧失意志。
    成语出处:
    明·杨慎《冶容诲淫》:“女之艳媚,亦令人销流志。”
    111

    安魂定魄

    成语拼音:
    ān hún dìng pò
    成语解释:
    魂、魄:人的灵气、。指使人心安定。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香。”
    112

    百般折磨

    成语拼音:
    bǎi bān zhé mó
    成语解释: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上遭受痛苦。
    成语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 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113

    发扬蹈厉

    成语拼音:
    fā yáng dǎo lì
    成语解释: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形容饱满蓬勃;意气风发昂扬。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114

    魂飞魄散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115

    慷慨激昂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jī áng
    成语解释: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振奋;意气昂扬。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116

    气凌霄汉

    成语拼音:
    qì líng xiāo hàn
    成语解释:
    气:勇气,;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成语出处:
    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公贯朝日,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
    117

    身心交病

    成语拼音:
    shēn xīn jiāo bìng
    成语解释:
    交:同时;病:疲惫;困乏。身体和都疲惫。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
    118

    兴致勃勃

    成语拼音:
    xìng zhì bó bó
    成语解释:
    形容兴头很足。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到了群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进去考了一场。”
    119

    鹤发童颜

    成语拼音:
    hè fà tóng yán
    成语解释: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
    成语出处:
    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120

    回光返照

    成语拼音:
    huí guāng fǎn zhào
    成语解释:
    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间发光的现象。比喻人临死前忽然一阵短暂的志清醒或兴奋。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现的短暂的兴旺现象。
    成语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关于精神的成语 形容精神的成语 描述精神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