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纲纪的成语 (13个)

    1

    废弛

    成语拼音:
    gāng jì fèi chí
    成语解释:
    :政:法。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法、秩序松弛不振。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朝政崩坏,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2

    常扫地

    成语拼音:
    gāng cháng sǎo dì
    成语解释:
    常:三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3

    四方

    成语拼音:
    gāng jì sì fāng
    成语解释:
    :治理,管理。治理天下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棫朴》:“勉勉我王,四方。”
    4

    匡正

    成语拼音:
    kuāng zhèng gāng jì
    成语解释:
    指纠正法度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下当济安元元。”
    5

    违法乱

    成语拼音:
    wéi fǎ luàn jì
    成语解释:
    违犯法令,破坏
    成语出处:
    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事件。”
    6

    礼坏乐崩

    成语拼音: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成语出处:
    《汉书·武帝》:“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7

    必也正名

    成语拼音:
    bì yě zhèng míng
    成语解释: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名分。
    成语出处:
    《论语 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8

    国之四维

    成语拼音:
    guó zhī sì wéi
    成语解释:
    四维:指礼义廉耻。指治国的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9

    礼废乐崩

    成语拼音:
    lǐ fè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混乱,动荡不宁
    成语出处:
    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
    10

    礼坏乐缺

    成语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语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紊乱,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11

    礼乐崩坏

    成语拼音:
    lǐ yuè bēng huài
    成语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紊乱,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
    12

    下陵上替

    成语拼音:
    xià líng shàng tì
    成语解释:
    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废坠。陵,通“凌”。
    成语出处:
    《左传 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
    13

    造天立极

    成语拼音:
    zào tiān lì jí
    成语解释: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 关于纲纪的成语 形容纲纪的成语 描述纲纪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