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统治者的成语 (52个)

    1

    垂拱而

    成语拼音:
    chuí g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平安。古时比喻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
    成语出处:
    《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
    2

    安富恤穷

    成语拼音:
    ān fù xù qióng
    成语解释:
    安:安定;恤:体恤。安定富有,振济贫苦。指国安民之道
    成语出处:
    《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3

    殷民阜利

    成语拼音:
    yīn mín fù lì
    成语解释:
    殷民:使人民富裕。旧指国家的责任,就在于使人民富裕,使国家财物充足
    成语出处:
    汉·徐斡《中论·引》:“夫明哲之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也。”
    4

    州官放火

    成语拼音:
    zhōu guān fàng huǒ
    成语解释: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自己可以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5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成语拼音: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语解释:
    指反动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6

    拱手垂裳

    成语拼音:
    gǒng shǒu chuí cháng
    成语解释:
    拱手:两手合抱在胸前;垂:垂衣裳。两手合抱在胸前端坐。形容不做什么便使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
    7

    民贼独夫

    成语拼音:
    mín zéi dú fū
    成语解释:
    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8

    发政施仁

    成语拼音:
    fā zhèng shī rén
    成语解释: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施行开明政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9

    太平无象

    成语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成语解释: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粉饰
    成语出处:
    《资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10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成语拼音: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语解释: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的一个通病。”
    11

    以暴易乱

    成语拼音:
    yǐ bào yì luàn
    成语解释:
    用残暴代替残暴。指换了,暴虐的没有改变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宦传论》:“虽袁绍龚行,芟夷余,然以暴易乱,亦何云及。”
    12

    犯上作乱

    成语拼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语解释:
    犯:干犯。封建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
    13

    生死予夺

    成语拼音:
    shēng sǐ yǔ duó
    成语解释:
    〖释义〗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出处:
    《韩非子 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侵。”《荀子 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14

    文字狱

    成语拼音:
    wén zì yù
    成语解释:
    从作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咏史》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15

    以德服人

    成语拼音:
    yǐ dé fú rén
    成语解释: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16

    忠孝节烈

    成语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liè
    成语解释: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成语出处: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17

    爱民如子

    成语拼音:
    ài mín rú zǐ
    成语解释:
    旧时称赞某些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18

    毕雨箕风

    成语拼音:
    bì yǔ jī fēng
    成语解释: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普施仁政之词。
    成语出处:
    《书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
    19

    称孤道寡

    成语拼音:
    chēng gū dào guǎ
    成语解释:
    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自居。
    成语出处:
    《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20

    藏弓烹狗

    成语拼音:
    cáng gōng pēng gǒu
    成语解释: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成语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关于统治者的成语 形容统治者的成语 描述统治者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