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统治的成语 (71个)

    61

    以德服人

    成语拼音:
    yǐ dé fú rén
    成语解释: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62

    一匡天下

    成语拼音:
    yī kuā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63

    以言为讳

    成语拼音:
    yǐ yán wéi huì
    成语解释: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成语出处:
    《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64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成语拼音: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语解释: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65

    征敛无度

    成语拼音:
    zhēng liǎn wú dù
    成语解释:
    征:征收。敛:聚。指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66

    征敛无期

    成语拼音:
    zhēng liǎn wú qī
    成语解释:
    敛:收,聚。指者向人民无限度地征收钱粮财物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怀宠》:“征敛无期,来索无厌。”
    67

    宗庙社稷

    成语拼音:
    zōng miào shè jì
    成语解释: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成语出处:
    《周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68

    占山为王

    成语拼音:
    zhàn shān wéi wáng
    成语解释:
    占:占据,霸占;王: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成语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69回:“第二件是我也不占山为王,不过是与你比并武艺,也就算完了。”
    69

    尊王攘夷

    成语拼音:
    zūn wáng rǎng yí
    成语解释: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成语出处: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70

    忠孝节烈

    成语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liè
    成语解释: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成语出处: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71

    忠孝节义

    成语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yì
    成语解释:
    泛指封建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 关于统治的成语 形容统治的成语 描述统治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