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自然的成语 (149个)

    101

    声求气应

    成语拼音:
    shēng qiú qì yìng
    成语解释: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出而万物睹。”
    102

    水土不伏

    成语拼音:
    shuǐ tǔ bù fú
    成语解释:
    水土:指地方,引申为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103

    声应气求

    成语拼音:
    shēng yìng qì qiú
    成语解释: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04

    听风听水

    成语拼音: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成语解释:
    形容善于赏玩景色。
    成语出处: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 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105

    天开图画

    成语拼音:
    tiān kāi tú huà
    成语解释:
    形容景色秀美如画
    成语出处: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削围屏。”
    106

    天理良心

    成语拼音:
    tiān lǐ liáng xīn
    成语解释:
    天理: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107

    天人相应

    成语拼音:
    tiān rén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
    指人体与大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成语出处:
    《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108

    天时地利人和

    成语拼音: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成语解释:
    指作战时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成语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 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109

    同声相应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110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语解释: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111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成语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成语解释: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成功的事作为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112

    天缘凑合

    成语拼音:
    tiān yuán còu hé
    成语解释:
    天缘: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成语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这婚姻是天缘凑合。”
    113

    天灾地变

    成语拼音:
    tiān zāi dì biàn
    成语解释:
    界发生的灾害变异。
    成语出处:
    《魏书·崔诰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
    114

    天造地设

    成语拼音:
    tiān zào dì shè
    成语解释: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造:制作;设:安排。
    成语出处:
    唐 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115

    天灾地妖

    成语拼音:
    tiān zāi dì yāo
    成语解释:
    界发生的灾害怪异。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五仪》:“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116

    天真烂漫

    成语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成语解释:
    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
    成语出处: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117

    天真烂缦

    成语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成语解释:
    天真:指人心地善良。形容思想单纯、纯真、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成语出处:
    茅盾《虹》:“她那种抢先说话的脾气、顽皮的举动,处处都露出天真烂缦。”
    118

    天灾人祸

    成语拼音:
    tiān zāi rén huò
    成语解释:
    天: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119

    物竞天择

    成语拼音:
    wù jìng tiān zé
    成语解释:
    达尔文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选择的发展过程。
    成语出处: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120

    万籁俱寂

    成语拼音:
    wàn lài jù jì
    成语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成语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关于自然的成语 形容自然的成语 描述自然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