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苗头的成语 (13个)

    1

    防微杜渐

    成语拼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2

    见几而作

    成语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语解释:
    几:;作:行动。指发现一点就立刻采取措施。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3

    见微知著

    成语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4

    见微知着

    成语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5

    履霜坚冰

    成语拼音:
    lǚ shuāng jiān bīng
    成语解释: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成语出处:
    《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6

    识微见几

    成语拼音:
    shí wēi jiàn jǐ
    成语解释:
    谓看到事物的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成语出处:
    《宋史·常安民传》:“惟识微见几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7

    识微见远

    成语拼音:
    shí wēi jiàn yuǎn
    成语解释:
    谓看到事物的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成语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
    8

    识微知著

    成语拼音:
    shí wēi zhī zhuó
    成语解释:
    看到事物的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成语出处:
    《新唐书·杜佑传》:“管仲有言:‘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
    9

    研幾探赜

    成语拼音:
    yán jī tàn zé
    成语解释:
    幾:隐微,事物;赜:幽深。研讨隐微深奥的学问
    成语出处:
    《隋书·经籍志》:“虽未能研幾探赜,穷极幽隐,庶乎弘道设教可以无遗阙焉。”
    10

    研幾析理

    成语拼音:
    yán jī xī lǐ
    成语解释:
    幾:隐微,事物。研究隐微的现象,分析精深的义理
    成语出处:
    唐·权德舆《齐成公神道碑铭序》:“凡所论著,皆研幾析理,弘雅夷远。”
    11

    以微知著

    成语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著:明显;显著。从事物露出的;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质。
    成语出处: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12

    以微知着

    成语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成语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13

    不祥之兆

    成语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ào
    成语解释:
    祥:吉利;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
    成语出处: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 关于苗头的成语 形容苗头的成语 描述苗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