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藏身的成语 (13个)

    1

    远遁

    成语拼音:
    shēn cáng yuǎn dùn
    成语解释:
    遁:隐去。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论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远遁,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
    2

    熊缘

    成语拼音:
    yuán cáng xióng yuán
    成语解释:
    :猿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家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窟
    成语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隐逸》:“段成式《谷隐书事》云:随樵劫猿,限石觑熊缘。”
    3

    无容之地

    成语拼音:
    wú róng s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
    ①指没有栖立脚的地方。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四海飘零,无容之地。”
    4

    狡兔三窟

    成语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成语解释: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的计划周密。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5

    白龙鱼服

    成语拼音:
    bái lóng yú fú
    成语解释: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分,改装出行。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6

    逋逃之薮

    成语拼音:
    bū táo zhī sǒu
    成语解释:
    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之所。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7

    冯谖三窟

    成语拼音:
    féng xuān sān kū
    成语解释:
    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成语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8

    虎穴龙潭

    成语拼音:
    hǔ xué lóng tán
    成语解释: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9

    龙潭虎穴

    成语拼音:
    lóng tán hǔ xué
    成语解释:
    潭:深水坑;穴:动物的窝。龙潜居的深潭;虎的穴窝。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10

    敛影逃形

    成语拼音:
    liǎn yǐng táo xíng
    成语解释:
    形。比喻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
    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11

    失林之鸟

    成语拼音:
    shī lín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与生活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12

    无地可容

    成语拼音:
    wú dì kě róng
    成语解释:
    指无处,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李纨正要劝解,丫头来说,太太来了。袭人等此时无地可容,宝玉等赶忙出来迎接。”
    13

    无以自容

    成语拼音:
    wú yǐ zì róng
    成语解释:
    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 关于藏身的成语 形容藏身的成语 描述藏身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