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虚假的成语 (35个)

    21

    空言

    成语拼音:
    kōng yán xū yǔ
    成语解释:
    。指不实在的话语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22

    词诡说

    成语拼音:
    xū cí guǐ shuō
    成语解释:
    ;诡:欺诈。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23

    誉欺人

    成语拼音:
    xū yù qī rén
    成语解释:
    誉:声誉,名誉。用的声誉欺骗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非比夸辩之徒,誉欺人。”
    24

    不辨真伪

    成语拼音:
    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语解释:
    辨:分辨。伪:。无法辨别真的和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25

    诡言浮说

    成语拼音:
    guǐ yán fú shuō
    成语解释:
    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26

    悃愊无华

    成语拼音:
    kǔn bì wú huá
    成语解释:
    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
    成语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27

    悃质无华

    成语拼音:
    kǔn zhì wú huá
    成语解释:
    华:浮夸。至诚而不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
    成语出处:
    明·艾南英《答夏彝仲文书》:“独取太史公所自为赞论序略者读之,其句字可谓悃质无华矣。”
    28

    点头哈腰

    成语拼音:
    diǎn tóu hā yāo
    成语解释:
    比喻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29

    花说柳说

    成语拼音:
    huā shuō liǔ shuō
    成语解释:
    形容说而动听的话哄人。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用。”
    30

    花言巧语

    成语拼音:
    huā yán qiǎo yǔ
    成语解释: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而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31

    矫情饰诈

    成语拼音:
    jiǎo qíng shì zhà
    成语解释:
    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与宰执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辄具辞免,非敢矫情饰诈,罔上盗名。”
    32

    去伪存真

    成语拼音:
    qù wěi cún zhēn
    成语解释:
    去:除掉。伪:。除掉的;留下真实的。
    成语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33

    耍花腔

    成语拼音:
    shuǎ huā qiāng
    成语解释:
    而动听的话骗人。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再耍花腔,我立刻惩办你!’杨晓冬掏出手枪逼住他。”
    34

    引入迷途

    成语拼音:
    yǐn rù mí tú
    成语解释:
    带进之中
    成语出处:
    35

    造言捏词

    成语拼音:
    zào yán niē cí
    成语解释:
    捏造的言词。
    成语出处:
    明·李贽《穷途说》:“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犹然不得快活,复怨怒上山,造言捏词。”
    * 关于虚假的成语 形容虚假的成语 描述虚假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