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表示的成语 (437个)

    301

    桑弧蓬矢

    成语拼音:
    sāng hú péng shǐ
    成语解释: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302

    神乎其神

    成语拼音:
    shén hū qí shén
    成语解释:
    神:神秘;乎:语气助词;感叹;其:那样。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303

    实获我心

    成语拼音:
    shí huò wǒ xīn
    成语解释:
    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萧后见说:‘娘娘此言,实获我心。’”
    304

    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05

    折箭为誓

    成语拼音:
    shé jiàn wéi shì
    成语解释:
    折断箭以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成语出处:
    宋·岳珂《桯史·二将失律》:“虏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
    306

    塞井夷灶

    成语拼音:
    sāi jǐng yí zào
    成语解释: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307

    说来话长

    成语拼音:
    shuō lái huà cháng
    成语解释:
    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308

    拭目而待

    成语拼音:
    shì mù ér dài
    成语解释: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成语出处:
    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309

    山盟海誓

    成语拼音:
    shān méng hǎi shì
    成语解释:
    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样永世不变。多对爱情的坚贞。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310

    食毛践土

    成语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
    成语解释: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311

    三媒六证

    成语拼音:
    sān méi liù zhèng
    成语解释: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郑重其事。
    成语出处: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312

    盛名难副

    成语拼音:
    shèng míng nán fù
    成语解释: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谦虚或自我警戒。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13

    三沐三熏

    成语拼音:
    sān m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郑重或虔敬。
    成语出处:
    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314

    三沐三薰

    成语拼音:
    sān m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
    再三沐浴熏香。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成语出处: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宋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315

    拭目以待

    成语拼音:
    shì mù yǐ dài
    成语解释: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316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成语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成语解释: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谦虚或自我警戒。
    成语出处: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1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成语拼音: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318

    首屈一指

    成语拼音:
    shǒu qū yī zhǐ
    成语解释:
    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成语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319

    时日曷丧

    成语拼音:
    shí rì hé sàng
    成语解释:
    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
    语出《书 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320

    三思而后行

    成语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语解释:
    三:再三,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成语出处: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 关于表示的成语 形容表示的成语 描述表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