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要害的成语 (39个)

    21

    擒贼擒王

    成语拼音:
    qín zéi qín wáng
    成语解释:
    指作战先抓主对手。比喻做事抓住
    成语出处: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2

    切中时弊

    成语拼音:
    qiè zhòng shí bì
    成语解释: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弊病。刚好击中现时的弊病;比喻批评时事能击中
    成语出处:
    宋 苏舜钦《诣匦疏 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
    23

    咽喉

    成语拼音:
    yān hóu yào dì
    成语解释:
    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的地方
    成语出处:
    24

    鞭辟入里

    成语拼音:
    biān pì rù lǐ
    成语解释: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
    成语出处:
    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25

    匕首投枪

    成语拼音:
    bǐ shǒu tóu qiāng
    成语解释:
    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的文章
    成语出处: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26

    不痒不痛

    成语拼音:
    bù yǎng bù tòng
    成语解释:
    既不痛也不痒。比喻不中肯,没触及,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不痒不痛,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
    27

    抵背扼喉

    成语拼音:
    dǐ bèi è hóu
    成语解释: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之地。
    成语出处:
    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28

    捣虚批吭

    成语拼音:
    dǎo xū pī háng
    成语解释:
    乘虚攻击敌人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29

    扼吭拊背

    成语拼音:
    è gāng fǔ bèi
    成语解释: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制敌死命。
    成语出处:
    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30

    扼喉抚背

    成语拼音:
    è hóu fǔ bèi
    成语解释: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成语出处:
    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31

    拊背扼吭

    成语拼音:
    fǔ bèi è kēng
    成语解释: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32

    攻心扼吭

    成语拼音:
    gōng xīn è kēng
    成语解释:
    喻攻击。吭,指咽喉。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33

    就虚避实

    成语拼音:
    jiù xū bì shí
    成语解释: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
    成语出处:
    《孙子 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34

    批亢捣虚

    成语拼音:
    pī gàng dǎo xū
    成语解释:
    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乘虚而入。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35

    恰中

    成语拼音:
    qià zhòng yào hài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36

    闪烁其辞

    成语拼音:
    shǎn shuò qí cí
    成语解释: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问题。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37

    谈言微中

    成语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语解释: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38

    心腹重患

    成语拼音:
    xīn fù zhòng huàn
    成语解释:
    指严重隐患或部门的大患。
    成语出处:
    《南齐书·王融传》:“一令蔓草难锄,涓流泛酌,岂直疥痒轻痾,容为心腹重患。”
    39

    一发破的

    成语拼音:
    yī fā pò dì
    成语解释: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
    成语出处:
    《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 关于要害的成语 形容要害的成语 描述要害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