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见到的成语 (57个)

    1

    老成

    成语拼音:
    lǎo chéng jiàn dào
    成语解释:
    识周。阅历丰富,解高明。
    成语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有理,有理!老成之言,句句合着鄙意。”
    2

    百闻不如一

    成语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解释:
    闻:听。听一百次;也不如亲眼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3

    拨云睹日

    成语拼音:
    bō yún dǔ rì
    成语解释:
    拨开云彩看太阳。形容受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日”、“拨开云雾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成语出处:
    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4

    利思义

    成语拼音:
    jiàn lì sī yì
    成语解释:
    有利可图的事就想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利思义,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5

    物不取,失之千里

    成语拼音: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遇,看;取:取得;失:失去。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成语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呀,道兄差矣!岂不闻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
    6

    拨云雾青天

    成语拼音:
    bō yún wū jiàn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光明。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青天!”
    7

    开云

    成语拼音:
    kāi yún jiàn rì
    成语解释:
    拔开云雾,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日,何喜如之!”
    8

    立竿

    成语拼音:
    lì gān jiàn yǐng
    成语解释: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竿的影子。比喻立功效。
    成语出处: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9

    一斑

    成语拼音:
    lüè jiàn yī bān
    成语解释:
    略:大致;斑:斑纹。大致可以看(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的一点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一斑。’”
    10

    披云

    成语拼音:
    pī yún jiàn rì
    成语解释: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光明。也比喻冤屈得申雪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日,立地登天。”
    11

    披云雾睹青天

    成语拼音: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光明。也比喻冤屈得申雪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之披云雾睹青天。’”
    12

    如闻其声,如其人

    成语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成语解释:
    象听他的声音,象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其容。”
    13

    羊质虎皮

    成语拼音:
    yáng zhì hǔ pí
    成语解释: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草就喜欢,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成语出处: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草而悦,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14

    钱眼开

    成语拼音:
    jiàn qián yǎn kāi
    成语解释:
    钱财就眉开眼笑。
    成语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了自然动火。”
    15

    所未

    成语拼音:
    jiàn suǒ wèi jiàn
    成语解释:
    从来未的。形容所者颇为新奇。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所不,文章亦不足为矣。”
    16

    微知着

    成语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着:明显。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微以知萌,端以知末,故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7

    天日

    成语拼音:
    chóng jiàn tiān rì
    成语解释:
    重:重新。重新看天和太阳。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又了光明。也作“复天日”、“重睹天日”、“再天日”。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幸天兵得胜,倭贼败亡,我等指望重天日。”
    18

    不鲜

    成语拼音:
    lǚ jiàn bù xiān
    成语解释: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shuò;屡次)不鲜。”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不鲜。”
    19

    英雄所略同

    成语拼音:
    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所的,指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成语出处:
    晋 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略同耳。”
    20

    亘古奇闻

    成语拼音:
    gèn gǔ qī wén
    成语解释:
    亘古:从古代现代;奇:稀有不常的。从古今很少听的事情。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从来稀有,亘古奇闻。”
    * 关于见到的成语 形容见到的成语 描述见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