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见识的成语 (123个)

    61

    井中视星

    成语拼音:
    jǐng zhōng shì xīng
    成语解释: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狭隘。
    成语出处:
    《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不过数星。”
    62

    款启寡闻

    成语拼音:
    kuǎn qǐ guǎ wén
    成语解释:
    款启:狭小。形容学问浅、闻寡陋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63

    目光如炬

    成语拼音:
    mù guāng rú jù
    成语解释: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远大。
    成语出处: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64

    以管窥豹

    成语拼音:
    yǐ guǎn kuī bào
    成语解释:
    用竹管看豹,只能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短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一斑。”
    成语出处: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一斑。”
    65

    用管窥天

    成语拼音:
    yòng guǎn kuī tiān
    成语解释:
    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短浅。
    成语出处: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犹以管窥天,讵知天之阔狭。”
    66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成语拼音:
    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智:智慧,。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67

    白面儒冠

    成语拼音:
    bái miàn rú guān
    成语解释: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68

    白面儒生

    成语拼音:
    bái miàn rú shēng
    成语解释: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69

    白面书郎

    成语拼音:
    bái miàn shū láng
    成语解释: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70

    村姑田妇

    成语拼音:
    cūn gū tián fù
    成语解释:
    农村少女与种田的妇人。指乡下不多的女人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来你这地方,甚么村姑田妇,冤他拐带!”
    71

    聪明睿达

    成语拼音:
    cōng míng ruì dá
    成语解释: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卓越
    成语出处:
    72

    聪明睿知

    成语拼音:
    cōng míng ruì zhī
    成语解释: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卓越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73

    吃一堑,长一智

    成语拼音: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
    成语出处: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74

    尺泽之鲵

    成语拼音:
    chǐ zé zhī ní
    成语解释:
    比喻短浅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75

    斗筲穿窬

    成语拼音:
    dòu shāo chuān yú
    成语解释:
    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气度狭小,浅陋。穿:穿墙。窬:翻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76

    斗筲小器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qì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短浅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77

    斗筲小人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rén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短浅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78

    斗筲之辈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bèi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短浅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79

    斗筲之才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短浅
    成语出处:
    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80

    斗筲之材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短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 关于见识的成语 形容见识的成语 描述见识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