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言言的成语 (698个)

    361

    好语

    成语拼音:
    hǎo yán hǎo yǔ
    成语解释: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语。
    成语出处: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好语不肯听的!”
    362

    话语

    成语拼音:
    huà yán huà yǔ
    成语解释:
    犹谈话。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话话语间,很不满意郭振山。”
    363

    污语

    成语拼音:
    huì yán wū yǔ
    成语解释: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成语出处:
    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污语,触突尊贤。”
    364

    秽语污

    成语拼音:
    huì yǔ wū yán
    成语解释:
    秽:污浊,肮脏。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不绝口的乱骂。”
    365

    壮语

    成语拼音:
    háo yán zhuàng yǔ
    成语解释:
    豪:豪迈;壮:雄壮。指语豪迈雄壮。
    成语出处:
    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壮语,那么未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
    366

    酒后失

    成语拼音:
    jiǔ hòu shī yán
    成语解释: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367

    缄口不

    成语拼音:
    jiān kǒu bù yán
    成语解释:
    缄:封闭;: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成语出处:
    《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
    368

    金口御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án
    成语解释:
    同“金口玉音”。
    成语出处:
    聂绀弩《独夫之最后》:“一个大人物,真像金口御,有鬼神相助似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369

    金口玉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án
    成语解释: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
    370

    季路一

    成语拼音:
    jì lù yī yán
    成语解释:
    比喻信用极好。
    成语出处:
    《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子何辱焉?”
    371

    交浅

    成语拼音:
    jiāo qiǎn yán shēn
    成语解释:
    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深,是忠也。”
    372

    金石之

    成语拼音:
    jīn shí zhī yán
    成语解释: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成语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小弟当铭刻肺腑。”
    373

    计行

    成语拼音:
    jì xíng yán tīng
    成语解释:
    行其计,听其。形容十分信任。
    成语出处:
    《金史·术虎高琪传》:“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也。宣宗惑之,计行听,终以自毙。”
    374

    厉色

    成语拼音:
    jí yán lì sè
    成语解释: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成语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厉色。”
    375

    伪行

    成语拼音:
    jiǎo yán wěi xíng
    成语解释:
    论、行为虚伪不实。
    成语出处:
    宋·秦观《论议下》:“矫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冗,以幸上之爵禄。”
    376

    尽在不

    成语拼音:
    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
    成语解释:
    尽:都,全部。指大家不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我正是满怀心腹事,尽在不中。”
    377

    口出大

    成语拼音:
    kǒu chū dā yán
    成语解释: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378

    口出狂

    成语拼音:
    kǒu chū kuáng yán
    成语解释: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
    379

    夸诞大

    成语拼音:
    kuā dàn dà yán
    成语解释:
    夸诞:荒诞不经;大:大话。指荒诞不切实际的大话
    成语出处:
    《魏书·释老志》:“夸诞大,不本人情。”
    380

    狂瞽之

    成语拼音:
    kuáng gǔ zhī yán
    成语解释: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成语出处: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参以刍尧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 关于言言的成语 形容言言的成语 描述言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