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言言的成语 (698个)

    101

    碎语

    成语拼音:
    sàn yán suì yǔ
    成语解释:
    碎语。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碎语带去,却又不是劳而无功?”
    102

    五语

    成语拼音:
    sān yán wǔ yǔ
    成语解释:
    三两句话。形容语十分简短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三五语,包括不住,一时竟大为起难来。”
    103

    听其而观其行

    成语拼音: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成语解释: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而观其行。”
    104

    托于空

    成语拼音:
    tuō yú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
    成语出处: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105

    美语

    成语拼音:
    tián yán měi yǔ
    成语解释:
    ①犹说好听的话。②指好好语。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别人行甜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106

    托诸空

    成语拼音:
    tuō zhū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
    成语出处:
    清·朱珪《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也。”
    107

    天子无戏

    成语拼音:
    tiān zǐ wú xì yán
    成语解释:
    指帝王说话算数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天子无戏。天子,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108

    大谊

    成语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语解释:
    见“微大义”。
    成语出处:
    清·魏源《序》:“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109

    大义

    成语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语解释:
    包含在精微语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110

    悚听

    成语拼音:
    wēi yán sǒng tīng
    成语解释:
    :使人吃惊的话。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成语出处:
    梁启超《米禁危》:“我国民勿以吾为危悚听也。”
    111

    行不副

    成语拼音:
    xíng bù fù yán
    成语解释:
    行不一。
    成语出处: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112

    謏说

    成语拼音:
    xiǎo yán xiǎo shuō
    成语解释:
    謏:小。指不值得重视的论或指流蜚语
    成语出处: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下至謏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113

    不顾行

    成语拼音:
    yán bù gù xíng
    成语解释: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下》:“不顾行,行不顾。”
    114

    不及行

    成语拼音:
    yán bù jí xíng
    成语解释:
    行不一。
    成语出处:
    明·薛瑄《薛子道论》:“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115

    必有据

    成语拼音:
    yán bì yǒu jù
    成语解释:
    :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说话必定有依据。
    成语出处:
    鲁迅《序》:“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116

    不由衷

    成语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为信,中同衷。”
    117

    出祸随

    成语拼音:
    yán chū huò suí
    成语解释:
    见“出祸从”。
    成语出处: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118

    从计纳

    成语拼音:
    yán cóng jì nà
    成语解释: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成语出处: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从计纳。”
    119

    而不信

    成语拼音:
    yán ér bù xìn
    成语解释:
    见“而无信”。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120

    而有信

    成语拼音:
    yán ér yǒu xìn
    成语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而有信。”
    * 关于言言的成语 形容言言的成语 描述言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