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记事的成语 (8个)

    1

    翩翩

    成语拼音:
    shū jì piān piān
    成语解释:
    :书籍,的书面文字;翩翩:形容举止洒脱,风姿秀美。形容文采优美,文风尚雅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元瑜书翩翩,致足乐也。”
    2

    名标青史

    成语拼音:
    míng biāo qīng shǐ
    成语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因称史书。把姓名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成语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3

    三月不知肉味

    成语拼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成语解释: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物而忘了其它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4

    功标青史

    成语拼音:
    gōng biāo qīng shǐ
    成语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成语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5

    结绳而治

    成语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6

    夏五郭公

    成语拼音:
    xià wǔ guō gōng
    成语解释: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比喻文字脱漏。
    成语出处: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7

    逐末忘本

    成语拼音:
    zhú mò wàng běn
    成语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忘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8

    朱衣象笏

    成语拼音:
    zhū yī xiàng hù
    成语解释:
    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殷员外便回鹘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 关于记事的成语 形容记事的成语 描述记事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