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起来的成语 (286个)

    221

    束之高阁

    成语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成语解释:
    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222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成语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
    成语解释:
    味:滋味。吃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223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成语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成语解释:
    味:滋味。吃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成语出处: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224

    韬光晦迹

    成语拼音:
    tāo guāng huì jì
    成语解释:
    韬光:把才华隐藏;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
    《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
    225

    谭何容易

    成语拼音:
    tán hé róng yì
    成语解释:
    谭:同“谈”;何容:岂可,怎能容许;易:轻易。指事情做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盖做一富人,谭何容易,必至殚心极虑者数十年。”
    226

    谭虎色变

    成语拼音:
    tán hǔ sè biàn
    成语解释:
    谭:同“谈”;色:脸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谭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227

    韬晦之计

    成语拼音:
    tāo huì zhī jì
    成语解释:
    韬:把才华隐藏;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228

    屯积居奇

    成语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成语解释:
    谓把奇货储存,待机高价出售。
    成语出处:
    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229

    囤积居奇

    成语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成语解释:
    把稀有的货物储藏。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的货物。
    成语出处:
    《谈》:“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
    230

    团结一致

    成语拼音:
    tuán jié yī zhì
    成语解释:
    保持一致,行动像一个人,指站在一并且互相支持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231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成语拼音: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成语解释: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32

    提心吊胆

    成语拼音:
    tí xīn diào dǎn
    成语解释: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233

    土洋结合

    成语拼音:
    tǔ yáng jié hé
    成语解释:
    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
    成语出处:
    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234

    文笔流畅

    成语拼音:
    wén bǐ liú chàng
    成语解释:
    文字通顺,读不费力
    成语出处:
    235

    韦编三绝

    成语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236

    味如鸡肋

    成语拼音:
    wèi rú jī lèi
    成语解释: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没有多大好处。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237

    危如累卵

    成语拼音:
    wēi rú lěi luǎn
    成语解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23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语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成语解释: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39

    席不暇暖

    成语拼音:
    xí bù xiá nuǎn
    成语解释:
    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得及坐热就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40

    席不暇温

    成语拼音:
    xí bù xiá wēn
    成语解释:
    席:坐席;暇:空闲。连座席还没有得及坐热就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 关于起来的成语 形容起来的成语 描述起来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