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身体的成语 (156个)

    101

    虎背熊腰

    成语拼音:
    hǔ bèi xióng yāo
    成语解释: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魁梧强壮。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102

    后合前仰

    成语拼音:
    hòu hé qián yǎng
    成语解释:
    合:弯俯地;仰:仰面朝天。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103

    鹄面鸟形

    成语拼音:
    hú miàn niǎo xíng
    成语解释:
    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瘦弱
    成语出处:
    元·王恽《入奏行》:“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
    104

    后仰前合

    成语拼音:
    hòu yǎng qián hé
    成语解释:
    仰:仰面朝天;合:弯俯地。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成语出处:
    105

    经久不衰

    成语拼音:
    jīng jiǔ bù shuāi
    成语解释:
    精神饱满的状态,健壮的外表
    成语出处:
    孙犁《谈作家素质》:“而且有了特定的扮演者,遂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成为最大众化的形象。”
    106

    精疲力尽

    成语拼音:
    jīng pí lì jìn
    成语解释:
    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极度疲劳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107

    捐躯赴难

    成语拼音:
    juān qū fù nàn
    成语解释:
    躯:。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8

    老当益壮

    成语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语解释: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更壮。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09

    羸形垢面

    成语拼音:
    léi xíng gòu miàn
    成语解释:
    羸:瘦弱;形:;垢:肮脏。瘦弱的,肮脏的外表。形容穷苦不堪的样子
    成语出处:
    《南岳弥陀和尚碑》:“羸形垢面,躬负薪莸。”
    110

    劳形苦心

    成语拼音:
    láo xíng kǔ xīn
    成语解释:
    疲劳,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111

    摩顶放踵

    成语拼音:
    mó dǐng fàng zhǒng
    成语解释:
    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12

    没而不朽

    成语拼音:
    méi ér bù xiǔ
    成语解释:
    没:同“殁”,死。指人的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
    113

    螟蛉之子

    成语拼音:
    míng líng zhī zǐ
    成语解释:
    螟蛉:绿色小虫,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产卵在它们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义子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114

    盲人摸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115

    鸟面鹄形

    成语拼音:
    niǎo miàn hú xíng
    成语解释:
    形容由于饥饿而软弱,面容枯瘦。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116

    捏捏扭扭

    成语拼音:
    niē niē niǔ niǔ
    成语解释:
    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1回:“须知有一种不自重的女子,专欢喜涂脂抹粉,见了人,故意的捏捏扭扭,躲躲藏藏的。”
    117

    扭手扭脚

    成语拼音:
    niǔ shǒu niǔ jiǎo
    成语解释:
    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
    118

    蹑足潜踪

    成语拼音:
    niè zú qián zōng
    成语解释:
    指放轻脚步,隐住
    成语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蹑足潜踪,他换羽移宫。”
    119

    潘鬓沈腰

    成语拼音:
    pān bìn shěn yāo
    成语解释:
    潘鬓:晋潘岳年始三十二岁,即生白发;沈腰:南朝梁沈约老病,百余日中,腰带数移孔。形容消瘦,头发斑白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拼得个潘鬓沈腰,摇落悠悠千里。”
    120

    蒲柳之质

    成语拼音:
    pú liǔ zhī zhì
    成语解释: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衰弱或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 关于身体的成语 形容身体的成语 描述身体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