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行的成语 (185个)

    161

    掩其无备

    成语拼音:
    yǎn qí wú bèi
    成语解释: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突袭。
    成语出处: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162

    引蛇出洞

    成语拼音:
    yǐn shé chū dòng
    成语解释:
    比喻引诱坏人活动,使之暴露
    成语出处:
    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163

    遇事风生

    成语拼音:
    yù shì fēng shēng
    成语解释:
    形容遇到事情处理像风一样迅速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164

    摇吻鼓舌

    成语拼音:
    yáo wěn gǔ shé
    成语解释: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
    宋·陈亮《辩士传序》:“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摇吻鼓舌,劫之以势,诱之以利。”
    165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成语拼音:
    yī wén qián nán dǎo yīng xióng hàn
    成语解释: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166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成语拼音:
    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
    成语解释: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做个证见。”
    167

    以牙还牙

    成语拼音:
    yǐ yá huán yá
    成语解释: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回击。
    成语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168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成语拼音: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
    成语解释:
    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回击。
    成语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169

    一依旧式

    成语拼音:
    yī yī jiù shì
    成语解释:
    式:格式,制度。一切按原来的规格或制度
    成语出处:
    《隋书·高祖纪》:“隋国置丞相以下,一依旧式。”
    170

    援之以手

    成语拼音:
    yuán zhī yǐ shǒu
    成语解释:
    对他人救助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171

    折冲口舌之间

    成语拼音: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折冲:引申为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外交谈判
    成语出处:
    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折冲于口舌之间”
    172

    折冲千里

    成语拼音:
    zhé chō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冲:古代战车;折冲:摧毁敌方的战车,指抵御敌人。指军事上外交谈判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
    173

    折冲尊俎

    成语拼音:
    zhé chōng zūn zǔ
    成语解释:
    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外交谈判。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174

    择肥而噬

    成语拼音:
    zé féi ér shì
    成语解释:
    择:挑选;噬:咬。比喻选择富裕的人敲诈勒索。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
    175

    主观臆断

    成语拼音:
    zhǔ guān yì duàn
    成语解释:
    臆断:凭臆想判断。不依旧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
    成语出处:
    176

    做刚做柔

    成语拼音:
    zuò gāng zuò róu
    成语解释:
    指用各种方法劝说。
    成语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又第四三回:“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的解劝。”
    177

    招魂扬幡

    成语拼音:
    zhāo hún yáng fān
    成语解释:
    魂:灵魂;招魂:招回灵魂;幡: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的旗子。比喻为死亡的旧事物复活鼓吹
    成语出处:
    178

    做好做歹

    成语拼音:
    zuò hǎo zuò dǎi
    成语解释:
    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劝说。
    成语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陆秉义见刘二打得凶,和谢胖子做好做歹,反他劝的去了。”
    179

    重利盘剥

    成语拼音:
    zhòng lì pán bō
    成语解释:
    盘剥:指放债辗转剥削。用高利贷的方式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你父亲所为,固难谏劝,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180

    诛求无时

    成语拼音:
    zhū qiú wú shí
    成语解释:
    诛求:苛求。勒索。不断地勒索,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 关于进行的成语 形容进行的成语 描述进行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