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避世的成语 (11个)

    1

    金马

    成语拼音:
    bì shì jīn mǎ
    成语解释:
    :逃务;金马:借指宫殿。指身为高官而逃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陆沉于俗,金马门。宫殿中可以全身,何必深山之中、嵩庐之下!”
    2

    金门

    成语拼音:
    bì shì jīn mén
    成语解释:
    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务。
    成语出处:
    见“金马”。
    3

    佯狂

    成语拼音:
    yáng kuáng bì shì
    成语解释:
    佯:假装。假装疯狂以回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41回:“少不得借鉴着佯狂,放浪形骸,以为遮饰地步。”
    4

    绝俗

    成语拼音:
    bì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
    :隐居不出仕;绝俗:与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的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5

    离俗

    成语拼音:
    bì shì lí sú
    成语解释:
    ,超脱凡俗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6

    无闷

    成语拼音:
    dùn shì wú mèn
    成语解释:
    谓逃俗而心无烦忧。
    成语出处:
    《易·乾》:“不成乎名,遁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7

    墙东

    成语拼音:
    bì shì qiáng dōng
    成语解释: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成语出处:
    《后汉书 逸民传 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墙东王君公。’”
    8

    遗俗绝尘

    成语拼音:
    yí sú jué chén
    成语解释:
    谓超脱尘俗而隐居。
    成语出处:
    清·戴名《和陶诗》序:“其后苏文忠谪居海外,流离患难之际,深惩网慨然有遗俗绝尘之志。”
    9

    肥遁鸣高

    成语拼音:
    féi dùn míng gāo
    成语解释:
    退隐,自以为清高
    成语出处: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10

    夫负妻戴

    成语拼音:
    fū fù qī dài
    成语解释:
    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故以“夫负妻戴”谓夫妻远徙,不慕荣利。
    成语出处:
    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11

    朝令夜遁

    成语拼音:
    zhāo lìng yè dùn
    成语解释:
    令:召。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 关于避世的成语 形容避世的成语 描述避世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