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o的成语 (556个)

    201

    过眼烟云

    成语拼音:
    guò yǎn yān yún
    成语解释: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202

    过眼云烟

    成语拼音:
    guò yǎn yún yān
    成语解释: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203

    果于自信

    成语拼音:
    guǒ yú zì xìn
    成语解释: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204

    裹足不进

    成语拼音:
    guǒ zú bù jìn
    成语解释:
    裹足:包缠住脚。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0回:“奈奉阳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而不言。”
    205

    裹足不前

    成语拼音:
    guǒ zú bù qián
    成语解释:
    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206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成语拼音:
    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
    207

    国之干城

    成语拼音:
    guó zhī gān chéng
    成语解释: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208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拼音:
    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成语解释: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209

    国贼禄鬼

    成语拼音:
    guó zéi lù guǐ
    成语解释:
    国贼:危害国家的坏人;禄:官吏的俸给。指危害国家的坏人及贪图禄位的鬼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210

    国之四维

    成语拼音:
    guó zhī sì wéi
    成语解释:
    四维:指礼义廉耻。指治国的纲纪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211

    公忠体国

    成语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
    成语解释:
    谓尽忠为国。
    成语出处: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212

    过则勿惮改

    成语拼音:
    guò zé wù dàn gǎi
    成语解释:
    过:过错,过失;惮:怕。有了过错,就不要怕去改正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213

    国中之国

    成语拼音:
    guó zhōng zhī guó
    成语解释: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214

    讳败推过

    成语拼音:
    huì bài tuī guò
    成语解释:
    讳:隐瞒。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成语出处:
    晋·习凿齿《司马景王引过》:“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表,上下离心。”
    215

    怙过不悛

    成语拼音:
    hù guò bù quān
    成语解释:
    坚持错误不改。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
    216

    护过饰非

    成语拼音:
    hù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掩护错误、文饰过失。
    成语出处:
    《清史稿 和珅传》:“和珅率对不以实,诏斥护过饰非,革职留任。”
    217

    祸国误民

    成语拼音:
    huò guó wù mín
    成语解释: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成语出处: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218

    祸国殃民

    成语拼音:
    huò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
    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成语出处: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219

    护国佑民

    成语拼音:
    hù guó yòu mín
    成语解释: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成语出处:
    《孤本元明杂剧 双林坐化》第二折:“扫荡妖魔神鬼怕,护国佑民万万纪。”
    220

    悔过自忏

    成语拼音:
    huǐ guò zì chàn
    成语解释:
    悔:追悔;忏:忏悔。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成语出处: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襄阳天仙寺》:“僧教宽悔过自忏,后岁余,方如旧。”
    * guo成语,guo的成语,带guo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