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o的成语 (654个)

    101

    讹言惑众

    成语拼音:
    é yán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成语出处: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102

    飞蛾扑火

    成语拼音:
    fēi é pū huǒ
    成语解释: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103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成语拼音: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
    成语解释: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104

    反侧获安

    成语拼音:
    fǎn cè huò ān
    成语解释: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
    105

    赴蹈汤火

    成语拼音:
    fù dǎo tāng huǒ
    成语解释: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成语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106

    飞蛾赴火

    成语拼音:
    fēi é fù huǒ
    成语解释: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107

    飞蛾投火

    成语拼音:
    fēi é tóu huǒ
    成语解释: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108

    风风火火

    成语拼音:
    fēng fēng huǒ huǒ
    成语解释: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109

    反风灭火

    成语拼音:
    fǎn fēng miè huǒ
    成语解释:
    汉刘昆为江陵令,县多火灾,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后为弘农太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穴,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光武帝闻而异之,以为德政。《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
    成语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叹曰:‘此乃长者之言也。’”
    110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成语拼音: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成语解释:
    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成语出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111

    福过祸生

    成语拼音:
    fú guò huò shēng
    成语解释:
    过:太甚。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形容人乐极生悲
    成语出处:
    《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112

    赴火蹈刃

    成语拼音:
    fù huǒ dǎo rèn
    成语解释: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113

    烽火连年

    成语拼音:
    fēng huò lián nián
    成语解释: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114

    烽火连天

    成语拼音:
    fēng huǒ lián tiān
    成语解释: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115

    烽火四起

    成语拼音:
    fēng huǒ sì qǐ
    成语解释: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成语出处:
    116

    放火烧山

    成语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117

    烽火相连

    成语拼音: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118

    防祸于未然

    成语拼音: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成语解释: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成语出处:
    《汉书 外戚传下 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119

    忿火中烧

    成语拼音:
    fèn huǒ zhōng shāo
    成语解释:
    犹言怒火中烧。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忿火中烧,反刀直出,剁甲中颅。”
    120

    飞来横祸

    成语拼音:
    fēi lái hèng huò
    成语解释:
    意外的灾祸。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 huo成语,huo的成语,带huo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