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ong的成语 (214个)

    121

    七孔八洞

    成语拼音:
    qī kǒng bā dò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22

    群空冀北

    成语拼音:
    qún kōng jì běi
    成语解释: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123

    七孔生烟

    成语拼音:
    qī kǒng shēng yān
    成语解释:
    同“七窍生烟”。
    成语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124

    晴空万里

    成语拼音:
    qíng kōng wàn lǐ
    成语解释: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成语出处: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125

    穷里空舍

    成语拼音:
    qióng lǐ kōng shě
    成语解释:
    穷里:僻巷。指偏僻无人的地方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
    126

    跫响空谷

    成语拼音:
    qióng xiǎng kōng gǔ
    成语解释:
    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127

    入宝山而空手回

    成语拼音: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
    成语解释: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
    成语出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下卷:“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128

    人财两空

    成语拼音:
    rén cái liǎng kōng
    成语解释:
    空:失去;没有。人和财物都遭到了损失。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可怜张李二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129

    戎马倥偬

    成语拼音:
    róng mǎ kǒng zǒng
    成语解释:
    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成语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
    130

    人去楼空

    成语拼音:
    rén qù lóu kōng
    成语解释:
    人走了;楼空着。表示旧地重游时对亲友的怀念。
    成语出处:
    唐 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31

    如入宝山空手回

    成语拼音:
    rú rù bǎo shān kōng shǒu huí
    成语解释: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比喻本来会有很大的收获,结果一无所获
    成语出处: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
    132

    戎事倥偬

    成语拼音:
    róng shì kǒng zǒng
    成语解释:
    军务紧迫
    成语出处:
    133

    四大皆空

    成语拼音:
    sì dà jiē kōng
    成语解释: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134

    色即是空

    成语拼音:
    sè jí shì kōng
    成语解释:
    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本庵法名,向以‘色即是空’四字为则,如前岁收的几个小徒。”
    135

    书空咄咄

    成语拼音:
    shū kōng duō duō
    成语解释: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成语出处: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36

    司空见惯

    成语拼音:
    sī kōng jiàn guàn
    成语解释: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137

    盛况空前

    成语拼音: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成语解释:
    形容热闹至极
    成语出处:
    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138

    司空眼惯

    成语拼音:
    sī kōng yǎn guàn
    成语解释: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
    宋·李廷忠《卜算子·萧计议席上》:“雅兴杂鱼龙,妙算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
    139

    三毛七孔

    成语拼音:
    sān máo qī kǒng
    成语解释: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成语出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140

    十室九空

    成语拼音:
    shí shì jiǔ kō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kong成语,kong的成语,带kong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