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i的成语 (305个)

    121

    来情去意

    成语拼音:
    lái qíng qù yì
    成语解释: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当下戴院长与宋公明说罢了来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122

    来去无踪

    成语拼音:
    lái qù wú zōng
    成语解释: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123

    来日大难

    成语拼音:
    lái rì dà nàn
    成语解释:
    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成语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124

    来日方长

    成语拼音:
    lái rì fāng cháng
    成语解释: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
    成语出处: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125

    来日正长

    成语拼音:
    lái rì zhèng cháng
    成语解释: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成语出处: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126

    来世不可待

    成语拼音:
    lái shì bù kě dài
    成语解释:
    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成语出处:
    《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127

    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拼音: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8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成语拼音: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qù shì shì fēi zhě
    成语解释:
    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把那淫妇教他领了去,变卖嫁人。”
    129

    礼尚往来

    成语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
    尚:注重。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对你就怎么样。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30

    来势汹汹

    成语拼音: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成语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131

    乐往哀来

    成语拼音:
    lè wǎng āi lái
    成语解释:
    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成语出处:
    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132

    露往霜来

    成语拼音:
    lù wǎng shuāng lái
    成语解释:
    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
    晋·左思《吴都赋》:“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133

    来无影,去无踪

    成语拼音:
    lái wú yǐng,qù wú zōng
    成语解释: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134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成语拼音: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135

    赖有此耳

    成语拼音:
    lài yǒu cǐ ěr
    成语解释: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成语出处:
    《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136

    来因去果

    成语拼音:
    lái yīn qù guǒ
    成语解释: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成语出处:
    谢觉哉《不惑集 领会》:“领会是‘心领神会’,不仅懂得文件的意义,而且懂得文件的来因去果。”
    137

    来迎去送

    成语拼音:
    lái yíng qù sòng
    成语解释:
    来者迎之,去者送之
    成语出处: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销魂桥》:“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
    138

    来者不拒

    成语拼音:
    lái zhě bù jù
    成语解释:
    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139

    来者不善

    成语拼音:
    lái zhě bù shàn
    成语解释: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成语出处: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140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成语拼音:
    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成语解释:
    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
    成语出处: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 lai成语,lai的成语,带lai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