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i的成语 (354个)

    101

    襟怀磊落

    成语拼音:
    jīn huái lěi luò
    成语解释:
    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
    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102

    积金累玉

    成语拼音:
    jī jīn lèi yù
    成语解释: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成语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103

    疾雷不及塞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104

    捷雷不及掩耳

    成语拼音:
    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
    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上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105

    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106

    疾雷不暇掩耳

    成语拼音: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
    晋 傅玄《傅子 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107

    绝类离伦

    成语拼音:
    jué lèi lí lún
    成语解释:
    绝:超越;类:同类;伦:类。形容超群出众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伦,优入圣城。”
    108

    绝类离群

    成语拼音:
    jué lèi lí qún
    成语解释:
    绝:越过,越出;类:同类。形容超群出众。指与人群隔绝,脱离尘俗
    成语出处:
    宋·苏轼《表忠观碑》:“笃生异人,绝类离群,奋挺大呼,从者如云。”
    109

    家累千金

    成语拼音:
    jiā lèi qiān jīn
    成语解释:
    谓家中极富财产。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侍中殷仲文进曰”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仲文]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110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成语拼音:
    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
    成语解释: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成语出处:
    《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111

    噍类无遗

    成语拼音:
    jiào lèi wú yí
    成语解释:
    噍类:指活着的人;遗:遗留。没剩下活着的人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策梁公九锡文》:“含冤抱痛,噍类靡余。”
    112

    积年累岁

    成语拼音:
    jī nián lěi suì
    成语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成语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113

    瘠牛羸豚

    成语拼音:
    jí niú léi tún
    成语解释:
    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杜兰斯哇人,撒逊人等,亦随其所敌视之马哥耶族,同成灰烬。瘠牛羸豚,坐待割。”
    114

    经年累月

    成语拼音:
    jīng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成语出处: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115

    积年累月

    成语拼音:
    jī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116

    绝群拔类

    成语拼音:
    jué qún bá lèi
    成语解释:
    绝:越过,越出;类:同类。形容超群出众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畸亭记》:“杜子美、李太白,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
    117

    疾如雷电

    成语拼音:
    jí rú léi diàn
    成语解释:
    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项羽用兵疾如雷电。”
    118

    积日累久

    成语拼音:
    jī rì lěi jiǔ
    成语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119

    积日累岁

    成语拼音:
    jī rì lěi suì
    成语解释:
    形容时间长久。
    成语出处: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120

    积日累月

    成语拼音:
    jī rì lěi yuè
    成语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 lei成语,lei的成语,带lei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