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ang的成语 (498个)

    201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成语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
    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202

    两虎相争

    成语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成语解释: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成语出处:
    《战国策 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 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示例〗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必有一伤。 ★明 徐元《八义记 张维评话》
    203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成语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
    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204

    两极分化

    成语拼音:
    liǎng jí fēn huà
    成语解释:
    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
    205

    量金买赋

    成语拼音:
    liàng jīn mǎi fù
    成语解释: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量金买赋”谓文章价值之高。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206

    良金美玉

    成语拼音:
    liáng jīn měi yù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207

    两脚书橱

    成语拼音:
    liǎng jiǎo shū chú
    成语解释: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成语出处:
    《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208

    量己审分

    成语拼音:
    liàng jǐ shěn fēn
    成语解释:
    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成语出处:
    《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209

    两脚野狐

    成语拼音:
    liǎng jiǎo yě hú
    成语解释:
    比喻奸诈的人。
    成语出处:
    《旧唐书·杨再思传》:“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讽之,再思闻之怒。”
    210

    粮尽援绝

    成语拼音:
    liáng jìn yuán jué
    成语解释: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211

    凉了半截

    成语拼音:
    liáng le bàn jié
    成语解释:
    比喻非常失望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黛玉听了,凉了半截。看紫鹃推门进来时,尚拿手帕拭眼。”
    212

    两肋插刀

    成语拼音:
    liǎng lèi chā dāo
    成语解释: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成语出处: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213

    量力度德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duó dé
    成语解释: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214

    量力而为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wéi
    成语解释: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成语出处:
    《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215

    量力而行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216

    踉踉跄跄

    成语拼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成语解释: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217

    两两三三

    成语拼音: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成语解释:
    ①谓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卷:“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两相抵。”
    218

    亮亮堂堂

    成语拼音:
    liàng liàng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
    指光线很明亮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4章:“但少安妈收拾的汤清水利,亮亮堂堂的,这现在完全成了个黑山水洞!”
    219

    两面二舌

    成语拼音:
    liǎng miàn èr shé
    成语解释: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220

    两面光

    成语拼音:
    liǎng miàn guāng
    成语解释:
    两个面都光滑。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两边做好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凡事不能光做一面,总要两面光。”
    * liang成语,liang的成语,带liang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