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o的成语 (315个)

    161

    落叶知秋

    成语拼音:
    luò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成语出处: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162

    罗织构陷

    成语拼音:
    luò zhī gòu xiàn
    成语解释:
    罗织:收集编造;构陷:用虚构的罪名去陷诬人。形容千方百计地陷害别人。
    成语出处:
    《后汉书·顺帝纪》:“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其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
    163

    落纸如飞

    成语拼音:
    luò zhǐ rú fēi
    成语解释:
    形容写字迅捷
    成语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
    164

    罗之一目

    成语拼音:
    luó zhī yī mù
    成语解释: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165

    罗织罪名

    成语拼音:
    luó zhī zuì míng
    成语解释: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166

    门可罗雀

    成语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成语解释:
    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167

    门堪罗雀

    成语拼音:
    mén kān luó què
    成语解释:
    见“门可罗雀”。
    成语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然丁晋公诗固尝云‘屋可占乌曾贵仕,门堪罗雀称衰翁’矣。”
    168

    门可张罗

    成语拼音:
    mén kě zhāng luó
    成语解释:
    见“门可罗雀”。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169

    木落归本

    成语拼音:
    mù luò guī běn
    成语解释:
    犹言叶落归根。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170

    脉络贯通

    成语拼音:
    mài luò guàn tōng
    成语解释:
    脉络:人体内的经络。比喻事物前后连贯,条理清楚
    成语出处:
    宋·朱熹《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
    171

    鸣锣喝道

    成语拼音:
    míng luó hè dào
    成语解释: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
    172

    密锣紧鼓

    成语拼音:
    mì luó jǐn gǔ
    成语解释: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成语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173

    鸣锣开道

    成语拼音:
    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语解释: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
    174

    名落孙山

    成语拼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语解释: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成语出处:
    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175

    毛羽零落

    成语拼音:
    máo yǔ líng luò
    成语解释: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成语出处: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176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成语拼音: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
    成语解释: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177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成语拼音:
    nán shān yǒu niǎo,běi shān zhāng luó
    成语解释:
    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178

    鸟啼花落

    成语拼音:
    niǎo tí huā luò
    成语解释:
    形容凄凉的情景。
    成语出处: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惜鸾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179

    飘樊落溷

    成语拼音:
    piāo fán luò hùn
    成语解释:
    见“飘籓坠溷”。
    成语出处:
    清·王韬《海陬冶游附录》中卷:“凡良家女子,遇风雨之摧残,而堕烟花之小劫者,随在皆是,飘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凉何极!”
    180

    披罗戴翠

    成语拼音:
    pī luó dài cuì
    成语解释:
    形容衣饰华丽。
    成语出处:
    许地山《危巢坠简·东野先生》:“黑油油的头发,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若教他披罗戴翠,人家便要赞他清俊。”
    * luo成语,luo的成语,带luo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