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o的成语 (138个)

    101

    探头探脑

    成语拼音:
    tàn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102

    土头土脑

    成语拼音:
    tǔ tóu tǔ nǎo
    成语解释: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103

    兔头獐脑

    成语拼音:
    tù tóu zhāng nǎo
    成语解释: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成语出处:
    《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头獐脑之人。”
    104

    痛心拔脑

    成语拼音:
    tòng xīn bá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105

    五鬼闹判

    成语拼音:
    wǔ guǐ nào pàn
    成语解释:
    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成语出处:
    鲁迅《小说旧闻钞·三保太监西洋记》:“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不知所出;以问余,亦无以应也。”
    106

    无理取闹

    成语拼音:
    wú lǐ qǔ nào
    成语解释: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107

    小打小闹

    成语拼音:
    xiǎo dǎ xiǎo nào
    成语解释:
    形容小规模地开展工作
    成语出处: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因为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是世界战争。”
    108

    削尖脑袋

    成语拼音:
    xiāo jiān nǎo dài
    成语解释:
    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三回:“南京政府里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
    109

    羞恼成怒

    成语拼音:
    xiū nǎo chéng nù
    成语解释:
    羞:羞臊;恼:气恼。因烦恼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
    110

    寻头讨脑

    成语拼音:
    xún tóu tǎo nǎo
    成语解释:
    寻:探求。比喻寻个事情的由头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111

    斜头歪脑

    成语拼音:
    xié tóu wāi nǎo
    成语解释:
    喻相貌不周正。
    成语出处: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阎王爷叫你当穷汉,斜头歪脑还想把身翻。”
    112

    小头小脑

    成语拼音:
    xiǎo tóu xiǎo nǎo
    成语解释:
    没有见识
    成语出处:
    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头小脑料不了大事。”
    113

    寻衅闹事

    成语拼音:
    xún xìn nào shì
    成语解释:
    衅:事端。寻找嫌隙,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114

    心痒难挠

    成语拼音:
    xīn yǎng nán náo
    成语解释:
    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115

    一股脑儿

    成语拼音:
    yī gǔ nǎo er
    成语解释:
    通通。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6回:“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股脑儿都倒翻了。”
    116

    榆木脑袋

    成语拼音:
    yú mù nǎo dài
    成语解释: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成语出处:
    谷峪《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幺办,俺也赞成。”
    117

    榆木脑壳

    成语拼音:
    yú mù nǎo ké
    成语解释: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成语出处:
    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118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成语拼音: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fǔ shēn sǎn mǎ tí
    成语解释:
    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119

    摇头摆脑

    成语拼音:
    yáo tóu bǎi nǎo
    成语解释: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成语出处:
    宋·王明清《挥薼余话》第二卷:“相得端明似虎形,摇头摆脑得人憎。”
    120

    摇头晃脑

    成语拼音:
    yáo tóu huàng nǎo
    成语解释: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 nao成语,nao的成语,带nao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