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e的成语 (522个)

    121

    狗血淋头

    成语拼音:
    gǒu xuè lín tóu
    成语解释:
    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122

    裹血力战

    成语拼音:
    guǒ xuè lì zhàn
    成语解释:
    犹言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成语出处:
    清 姚鼐《孙忠愍祠记》:“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竟陷陈死。”
    123

    狗血喷头

    成语拼音:
    gǒu xuè pēn tóu
    成语解释:
    被狗的血喷了一头。形容骂得很凶。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4回:“一清早辰,吃他骂的狗血喷了头。”
    124

    隔靴爬痒

    成语拼音:
    gé xuē pá yǎng
    成语解释:
    同“隔靴搔痒”。
    成语出处:
    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125

    滚雪球

    成语拼音:
    gǔn xuě qiú
    成语解释:
    雪球在雪中滚动,越滚越大。比喻越活动越发展的事物
    成语出处: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三章:“咱们没那个胃口,但可以群策群力滚雪球。”
    126

    隔靴搔痒

    成语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成语解释: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127

    孤学坠绪

    成语拼音:
    gū xué zhuì xù
    成语解释:
    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语录·书戴氏定本〈水经〉》:“是本孔氏继涵刻入《微波榭丛书》中,不为矣孤学坠绪。”
    128

    隔靴抓痒

    成语拼音:
    gé xuē zhuā yǎng
    成语解释:
    同“隔靴搔痒”。
    成语出处:
    《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129

    活到老,学到老

    成语拼音:
    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
    成语解释:
    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成语出处:
    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130

    邯郸学步

    成语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31

    鸿飞雪爪

    成语拼音:
    hóng fēi xuě zhǎo
    成语解释: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132

    洪炉点雪

    成语拼音:
    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语解释: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133

    红炉点雪

    成语拼音:
    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语解释: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成语出处:
    《高子遗书·会语》:“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
    134

    鸿泥雪爪

    成语拼音:
    hóng ní xuě zhǎo
    成语解释:
    见“鸿爪雪泥”。
    成语出处:
    《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135

    鸿儒硕学

    成语拼音:
    hóng rú shuò xué
    成语解释: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成语出处: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136

    含霜履雪

    成语拼音:
    hán shuāng lǚ xuě
    成语解释:
    比喻品行高洁。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137

    火上弄雪

    成语拼音:
    huǒ shàng nòng xuě
    成语解释:
    比喻易于败亡,事情很容易办到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4回:“谁知钱不由正经路来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经路去的,石沉大海,日减月削,渐渐损之又损,而至于无。”
    138

    后生晚学

    成语拼音:
    hòu shēng wǎn xué
    成语解释:
    后生:后辈。指学历浅的年轻人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139

    好学不倦

    成语拼音:
    hào xué bù juàn
    成语解释: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140

    好学不厌

    成语拼音:
    hào xué bù yàn
    成语解释:
    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画中人》:“李荣号散木,钱塘人。少未读书,好学不厌,能诗工书,尤爱六法,俱臻妙境。”
    * xue成语,xue的成语,带xue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