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ai的成语 (403个)

    361

    在所不辞

    成语拼音:
    zài suǒ bù cí
    成语解释:
    辞:推辞。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
    成语出处:
    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362

    在所不免

    成语拼音:
    zài suǒ bù miǎn
    成语解释:
    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成语出处:
    郭沫若《序引》:“昼为校课所迫,仅以夜间偷闲赶译,草率之处,在所不免。”
    363

    在所不惜

    成语拼音:
    zài suǒ bù xī
    成语解释:
    惜:吝惜。决不吝惜。
    成语出处:
    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364

    再生父母

    成语拼音:
    zài shēng fù mǔ
    成语解释:
    再次给予生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成语出处: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365

    在所难免

    成语拼音:
    zài suǒ nán miǎn
    成语解释:
    不可能避免。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活地狱》第九回:“或者阳示和好,暗施奸刁的,亦在所难免。”
    366

    再衰三涸

    成语拼音:
    zài shuāi sān hé
    成语解释:
    见“再衰三竭”。
    成语出处:
    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指不平等条约)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三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
    367

    再衰三竭

    成语拼音:
    zài shuāi sān jié
    成语解释:
    竭:尽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气已经低落;无法再振作。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368

    在所自处

    成语拼音:
    zài suǒ zì chǔ
    成语解释:
    处:安排。人处世应该争取有利的环境。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自己适应环境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369

    再生之德

    成语拼音:
    zài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
    指救命的恩德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370

    再实之根必伤

    成语拼音:
    zài shí zhī gēn bì shāng
    成语解释: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
    《淮南子 人间训》:“再实之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371

    再实之木根必伤

    成语拼音:
    zài shí zhī mù gēn bì shāng
    成语解释: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皇后纪》:“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372

    再三再四

    成语拼音:
    zài sān zài sì
    成语解释:
    重复好几次。
    成语出处: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
    373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成语拼音:
    zài tā yán xià guò,bù gǎn bù dī tóu
    成语解释: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老话头: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
    374

    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

    成语拼音:
    zài tā yán xià zǒu,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语解释: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大帅连这句俗语还不知道吗。”
    375

    在天之灵

    成语拼音:
    zài tiān zhī líng
    成语解释:
    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
    成语出处: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376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拼音: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成语解释: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77

    宰相肚里好撑船

    成语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成语解释:
    谀人肚量大。
    成语出处: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378

    宰相肚里能行船

    成语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
    成语解释: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379

    宰相肚里行舟船

    成语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成语解释: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独当一面,肩挑五岳,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380

    载欣载奔

    成语拼音:
    zài xīn zài bēn
    成语解释:
    边欢喜边赶路
    成语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zai成语,zai的成语,带zai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