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ai的成语 (403个)

    121

    箭在弦上

    成语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成语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122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成语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语解释:
    箭:弓箭;弦: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
    成语出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123

    近在咫尺

    成语拼音:
    jìn zài zhǐ chǐ
    成语解释: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杭州谢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讲帷,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124

    口碑载道

    成语拼音:
    kǒu bēi zài dào
    成语解释: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成语出处: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125

    糠秕在前

    成语拼音:
    kāng bǐ zài qián
    成语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126

    枯木再生

    成语拼音:
    kū mù zài shēng
    成语解释: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成语出处:
    宋 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127

    可一而不可再

    成语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语解释:
    再:两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128

    稇载而归

    成语拼音:
    kǔn zài ér guī
    成语解释:
    稇载:满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稇载而归。”
    129

    捆载而归

    成语拼音:
    kǔn zǎi ér guī
    成语解释:
    形容带回的东西很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130

    枯枝再春

    成语拼音:
    kū zhī zài chūn
    成语解释: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白兔记 团圆》:“姻缘本是前生定,故令个白兔来引,艰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131

    康哉之歌

    成语拼音:
    kāng zāi zhī gē
    成语解释:
    康:太平。泛指太平颂歌
    成语出处:
    《尚书·益稷》:“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132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成语拼音: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133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成语拼音: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134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语拼音: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成语出处: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135

    乐祸幸灾

    成语拼音:
    lè huò xìng zāi
    成语解释: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136

    鸾鹄在庭

    成语拼音:
    luán hú zài tíng
    成语解释:
    谓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成语出处:
    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余,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13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成语拼音: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
    成语解释:
    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38

    历历在耳

    成语拼音:
    lì lì zài ěr
    成语解释: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成语出处:
    宋 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139

    历历在目

    成语拼音:
    lì lì zài mù
    成语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140

    利灾乐祸

    成语拼音:
    lì zāi lè huò
    成语解释: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 zai成语,zai的成语,带zai的成语。

热门推荐